“謝陛下。”
百官起身,手持笏板,個個神情嚴肅。
御前總管大太監魏公公上前一步,揚聲道:“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文官隊伍中,走出一位穿紫色官服,扎金帶的四品官員。
“臣有本奏……”
此次朝會,持續了近三個時辰。
年邁的官員甚至暈倒在了朝堂之上。
此次朝會,讓氣壓低到了一種不可思議的地步。像是一場暴風雨來臨的前夕。
只因有人參議東宮,太子結黨,與西北軍中牽扯甚深。
此言一出,滿朝上下譁然!
結黨營私,染指軍權。
這向來是帝王大忌。
自古因此二項罪名下獄,抄家的官員不計其數!
但凡被冠上這罪名的皇子,下場都很慘。被賜死,圈禁,貶為庶人的例子古來有之。
太子的名聲,怕是要完了。
皇帝不需要證據。
帝王行事,一向全憑喜惡,只要他心裡種下了懷疑的種子,那麼事發是早晚的。
東宮這次,只怕又要受到一番震盪了。
前有科舉舞弊案,後有工部貪黑案,此次又有結黨一事。
東宮之位,怕是要易主啊!
朝堂之上,不乏有心明眼亮之人。
心裡對此事的預見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太子被參一事,很可能是皇帝樂於見到的。
表面上,是東宮行事,無所顧忌,惹得御史不滿。
實則,是那位心裡另有打算。
不少人都滲出了冷汗,將官服都**了。
只要太子不是謀反,皇帝都可能留他一命!他畢竟是皇上的兒子。
可是太子黨呢!
怕是下場堪憂啊!
雖然宰輔的門生們舉了不少例項,想要證明太子的清白。
但,那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皇上的態度和想法。
朝會結束時,皇帝發落了幾名官員,下令撤了太子手中的差事。
這已經說明了皇帝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