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紙的原料是竹子。
而竹子的生長週期要遠遠小於樹木。
因此,竹紙的出現,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原料緊缺的問題。
既然要做,那便一步到位。
在造紙之前,蒙羽先是自己動手,製作了一些必備的工具。
傳統手工造紙的手法,不論採用何種原料,抄造何種紙張,生產工序基本大同小異。
都需要經過泡料、煮料、洗料、曬白、打料、抄紙、榨乾、焙紙八道工序。
而在這些工序之中,最難、最關鍵的一個環節,便是抄紙。
早期的抄紙工具,是方形網篩模。
網篩抄紙,每抄一張,都需要一個網篩,曬乾後方可揭下,不大便利。
這種不太便利的工具,自然不再蒙羽考慮範圍之內。
因此,蒙羽現在製作的抄紙工具,乃是竹簾。
竹簾由三部分組成。
分別是竹條編成的簾子、木製簾床和簾尺。
對於蒙羽來說,竹簾的製作並不複雜。
不多時,他便將其制好。
將製作好的工具放到一旁。
蒙羽將下人準備的各種材料,按照工序一一進行煉製。
經過一番製作後,一張薄如蟬翼的透明溼紙出現在蒙羽面前。
望著面前的薄紙,蒙羽滿意的點了點頭。
現在只要將其晾曬至幹,大秦帝國的第一張紙張便算是製作成功了。
【造紙術,只要知曉其原理。】
【運作起來,並不困難。】
【隨著手藝的精進,紙張的生產數量和質量都會進一步的提升。】
想到此處,蒙羽微微沉吟。
想要將紙張在大秦帝國推廣開來。
必須要製作出大量的紙張才行。
而且,隨著紙張的推廣。
所需數量將會進一步的提升。
為此,造紙坊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在何地建造這些造紙廠,是蒙羽需要好好思量的問題。
現在,蒙羽的手中也有幾塊封地。
從王翦手中贏取的藍田十二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