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社》:在聯邦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之時,一個從貧民窟長大的男孩,用自己的行動展示了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聯邦新聞社》:李明先生這短短的二十年有著普通人難以想象的經歷,他坐過牢,加入過社團,因此才更明白底層人到底生活在什麼樣一種惡劣的環境。因此才能在法庭之上,擲地有聲的說出“如果人們因為麵包而犯罪,那麼有罪的不是犯人,而是這個社會。”
《維度社》:判斷一個人到底是好還是壞,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天平,但我知道,對於一個商人來說,能夠慷慨解囊,在這個時候用自己的財富以極低的利息來救民於水火之中,那麼他就是偉大的,並且是值得被人們尊敬的。
《新社》:有人抱著極其悲觀的情緒,在社交場合上大肆宣傳聯邦將塌陷的情緒,這讓我不得不懷疑其是否抱有某些不為人知的陰暗目的,即使這些人中不乏學識淵博的人,但我仍想說,聯邦尊重個人的財富,並且神聖不可侵犯,但即使這樣,李明先生仍能用自己的財富來救聯邦於水火當中,這已經足夠。
主流的新聞機構不乏溢美之詞,但個別的小報週刊更是誇張,甚至說聯邦將塌,李明更是被冠以救世主的稱號。
一時之間,李氏家族風評鵲起。
此刻,未來公司中。
看完了面前報紙的版面之後,李明將手中的報紙揉成一團,以一個拋物線丟進了垃圾桶裡,但是不巧的是報紙團卻砸在了垃圾筐的邊沿,落到一旁。
面前站著的十餘名男人,狠狠的垂落著頭顱,就連眼神都不敢去碰觸李明扔出的廢紙團。
對於公眾和中微企業來說,李明是救世主。而對於他們來說,李明是即將砍下自己頭顱的劊子手。
這些人曾經是媒體巨頭、食品業國王、運輸業寡頭、輕工業教父,在各自的領域當中高高在上,但如今來到李明面前就只有一個目的——希望自己能活下去。
半年的金融危機造成了全聯邦一萬六千家商業機構、地產公司、金融機構倒閉。
連續的爆倉和債務清算讓聯邦的頂層階級被重新設計,中層階級淪為下層,下層勉強活著,至於原來的上層階級還能不能撐得住,完全取決於等不等得到聯邦央行的貸款。
但【視窗指導】是定向性的放貸,其放貸的目標取決於李明的意願,不巧的是這半年內,這些人一分錢都沒得到過援助。
倉庫裡的貨物堆積如山,可如果不生產,光那些裝置和人工的成本每一天都像是在從身上挖肉一般。
裁員,關閉工廠已經到了臨界點,再挖下去這些人所謂的壟斷地位便會不負存在,而在聯邦貸款的發放下,那些中微小企業便會蠶食掉這些原本龐大的財閥,那個時候他們就徹底的形成了階級降級。
也就是說,這些在金融危機中損失嚴重的上層階級們,正在請求李明的施捨。
“李先生,給我們個機會吧,只要能渡過這次危機,從今往後我們以你馬首是瞻!”新聞巨頭雷德家家主捏著拳頭表態道。
“其實不難解決,我可以給你們錢,也可以幫你們解決問題。”
李明呵呵一笑說道,
“不過按照聯邦的習俗,宣佈效忠需要親吻上位者的手背,不過我實在沒有被男人用口水碰觸的癖好。”
頓了頓,李明雙手十指交叉,看著眼前的眾人說道,
“不過,據說古代的時候,人們選擇追隨的時候,需要雙膝碰地,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