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一年半啊,大美就不讓他們幹什麼了,地都不讓種了,譚宗慶真的和顧長鳳兩個人待在家裡大眼瞪小眼,覺得沒意思透了。
其實七十多歲身體還挺不錯的條件下,他覺得工作還是挺好的。
不工作兩個人成天吵架,一說話就說不對,就各種吵吵,前陣子吵架把顧長鳳吵醫院了,雖說檢查沒啥大毛病,但譚宗慶也怕啊,這就不敢再吵了。
其實心裡知道的,如果顧長鳳沒了,他日子不會好過的。
除了老婆,誰和你每天嘮嘮叨叨啊,女兒是好,可女兒人家有自己的生活,哪裡能成天圍著你轉。
有老婆他就可以完全不拖兒女後腿,也不讓兒女煩他,畢竟他有人管的情況下,一兩個月都不帶找兒女一回的,你們願意回來看我,那是你們的事兒,可不是我求的。
和一堆同年紀的老頭老太太每天就大臺一坐。
譚宗慶不是沒搬過別墅區去住,但不一樣。
那裡的老頭老太太啊,和農村的老頭老太太不一樣,見了面有些都不太打招呼的,好像小區裡也沒什麼上年紀的人,沒意思的很,不像在農村,實在沒人了還有祖宗呢是吧。
想著等他死了,就真的沒人管這些祖宗們咯。
現在的這些小孩兒都不信這些,家裡也沒有地方擺這些,叫他們供,可能過什麼節都不知道該擺什麼。
唯一值得高興的是,家裡的孩子們是真多。
算一算,大美家兩個,二美家三個,大樓家兩個。
上一輩都沒這麼多的孩子,到了下一輩也算是改了個數的改變。
“姥姥吃飯姥爺吃飯。”
譚宗慶回了屋子裡,喊他回來吃飯,屁股剛坐下,孩子們叫人了。
大美家的那兩個。
“吃吧吃吧。”
吃到中途,顧長鳳吃的七七八八提前下桌,外孫女起身把顧長鳳給扶到一邊去。
譚宗慶嘴裡嚼著飯:“她自己能走啊。”
搞的和老太爺似的,用扶啥啊。
大美這兩個孩子有小部分的時間都是在徐家長大的,徐家除了有錢規矩也挺多的,最大的規矩就是禮儀規範。
吃飯爺爺奶奶要先動筷,老人家不動筷你下面的小孩兒是沒資格動筷的。
長期薰染,就養成了這種習慣。
譚宗慶覺得這規矩挺好,長輩就是長輩,長輩不到你憑什麼動筷子啊。
但扶就不用了吧。
你說他們也就是笑笑。
第三代的這些孩子們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很有規矩。
可能是一個學一個,有五個都這樣,那剩餘的兩個自然也跟著學了。
家庭氛圍確實挺好的。
譚宗慶兩口子和譚禾都好些年不太來往了,偶爾也就通通電話,大多數譚禾不主動打,他們也想不起來打。
也有可能不是想不起來,就是不願意打。
老譚家這些人有些沒了,有些還在。
早六七年譚宗峰吳湄兩口子就沒了,晚年過的也不算是太好,因為看病譚準和譚菲幹了多少次,最後老人死都是譚菲管的,最後養老也都是譚菲管的,下面老三老四也沒了,都是因為生病走的。
看起來比譚宗慶硬朗的,都比他先走的,看著他病病歪歪的,結果他倒是活的還算長壽。
大家走動的都不太好,叫親戚但看起來不像親戚。
過年過節現在幾乎也不往一塊兒湊了,有老人在還能湊湊,老人沒了下一輩小的就更不走動了。
譚禾到了過年過節都會來電話,也不太回農村了,身體之前不太好。
吳進超是早兩年也沒了,她現在和吳婷婷住一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