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懷安翻閱著管理人員的名單,微微皺著眉頭:“乾脆都打散一下?還是每個廠出來的都放一起?”
打散的話,需要他們重新磨合一番。
這中間肯定會花費更多時間,而且每個人秉性不一樣,容易發生矛盾。
可打散的好處卻是顯而易見的:他們彼此都不認識,甚至會隱隱互相敵對,從而杜絕了聯合起來欺上瞞下的可能性。
“但是如果是一個廠出來的放一起的話,他們進入狀態會更快。”
畢竟都認識,都合作過,過去直接可以進入工作狀態,避免了性格的磨合,也免除了繁瑣的外務。
倆人討論一番,覺得還是打散比較好。
“反正都會爭上高低的,過去幹脆全是平級,用結果反推,出頭的提幹。”
陸懷安一語定音,錢叔和龔皓都沒再反對。
這樣確實是慢了一些,但是利大於弊。
他們現在也不急,左右新的政策還要一兩個月才會下來,也不需要他們多快就能得心應手。
“對,這收音機廠就是急急忙忙開工,才導致現在的尷尬局面的。”
要不是他們次品率略高,也沒得機會讓陸懷安逮著小辮子。
三人對視一眼,都忍不住笑了。
於是,此事就這麼敲定下來。
他們的命令吩咐下去,下邊的人自然是認真執行。
為了前程,背井離鄉也沒什麼的。
反正都給他們說過了,就算這三個廠子是剛剛收購的,但都是歸屬新安集團名下。
未來要是有機會,有合適的崗位,真想回南坪,就再調回來也就是了。
不礙著什麼的,反正都是在集團內部。
這樣一想,離愁好像都減淡了不少。
陸懷安把東西準備好,帶著龔皓跑了幾天。
拖了這麼些天,這三個廠子都已經停工。
原想著能撐一撐最好,甚至當時談判的時候陸懷安都直言,如果能勉力支撐,或許可以等到柳暗花明。
可是,他們撐不下去了。
工廠只要開著,每天都在支出。
本就已經沒錢了,哪裡經得起這般消耗。
見到陸懷安,他們都是非常急切地迎上來:“陸老闆!”
籤合同簽得非常順利,各項手續都一一轉手。
這些個中細節,陸懷安並不多看,直接交給龔皓去處理。
他和錢叔四下轉了轉,對這幾個廠子的分配也有了更清晰的打算。
不急著開工。
最好是讓管理人員先到位,先調好節奏,這些裝置,該換的換,該修的修。
人員也得裁減一下,能留的就留,什麼關係戶就越早清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