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吃點什麼?”
“呃,兩塊吐司麵包,不要番茄醬,給我加點沙拉,另外要一瓶牛奶和一個雞蛋,”君信很熟練的報出了自己的選單,顯得很是熟悉。
“好的,稍等一下!”負責接待的是一個身材高挑的美女,一看就知道是那種屬於勤工儉學的學生。由於還沒有開學,所以這裡的人顯得非常的少。君信接過了自己早餐托盤,便隨便的選擇了一個靠近視窗的位置坐了下來,然後看向了四周。
周圍不過三三兩兩共十幾個人,此時各自沉默的在吃著早點。有些人吃著早點,手上還拿著一本專業的書籍在看。由於隔著比較遠的地方,所以君信也看不清楚書的名字是什麼。但這種事情,君信一向是漠不關心,所以在沒有看到自己熟悉和期待的人之後,也就重新的收回目光,將注意力暫時的放在了自己的早點上。
吃完了早點,已經過去了整整半個小時,君信有點失望,以為自己可以碰到水木大學來的其他的交換生什麼的,結果依舊沒有等到,只能無奈的起身出了門。
普林斯頓學校規模雖然很小,然而他的學校面積卻很大,兩世為人的君信,只是對巴特勒公寓有點陌生之外,其他的地方除了一兩道建築還沒有因為捐贈而興建以外,其他的地方與三十年後的普林斯頓沒有太大的區別。
君信便在普林斯頓的校園裡面漫無目的的走著,也不擔心自己會迷路的問題,對他來說,整個普林斯頓小鎮他都能如數家珍的道出來,還真就不擔心會迷路的問題。
也不知道這樣隨意的走了多久,君信站到了學校的標誌性建築拿蘇堂前面。當年,一個血氣方剛,年少氣盛的少年,第一次來到普林斯頓大學留學,也曾站立在拿蘇堂前面靜立許下了將會成為學界頂峰的誓言,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兩世為人的他重新來到了拿蘇堂前面,心中不由的感慨萬千。
“今日方知我是我,前塵往事俱雲煙。”沉默良久之後,君信搖了搖頭感慨萬千的嘆息道。
普林斯頓是他呆過的時間最常的地方,遠遠比他在交大呆的時間更長,所以這裡留下的記憶也最多。而且在離開上個世界的時候,也是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工作學習,所以對這裡的記憶也最清楚。重新來到了普林斯頓,不僅僅是對這所他曾經學習過的大學的喜愛,更是為了重新審視自己的前世今生。
在數學家或者物理學家的眼裡,普林斯頓的地標是範氏大樓,因為這所大樓的存在,象徵著普林斯頓大學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的數學。而時至今日普林斯頓數學已經成為了世界的數學中心。而愛因斯坦的最後22年的歲月在普林斯頓度過,工作在沒有教學任務的高等研究所,當一名冬眠的熊。但是在世人的眼裡,普林斯頓的地標從來都是拿蘇堂。
拿蘇堂也稱之為拿蘇樓,是普林斯頓遷居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小鎮之後興建的第一個建築物,因而歷來被看成是普林斯頓大學的標誌性建築。
自1870那一屆的畢業生給拿蘇堂種上了常青藤之後,這種建築風格和常青藤的活力搭配影響了一大批的東海岸的學校。其中的達特茅斯學院、北卡羅來納大學、布朗大學都受到了其影響。常青藤聯盟名字出現的由來,便是最早的聯盟中的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的常青藤,是以拿蘇堂在普林斯頓是地標性的建築。
從拿蘇堂開始,君信的思維發散了很多,他想到了很多很多的東西,不僅僅包括普林斯頓大學,最主要的還是他自己。因為拿蘇堂的地標性意義,而想到的自己的意義。
君信確信上天給每個人都安排了一段經歷,然而不是每一段經歷都會有意義的。每一段的經歷所存在的意義都是人賦予它的。就像不是每個建築物都有它的意義一樣,建築物再有意義,其實也是人因為某種寄託而賦予它的意義。
那麼,自己的經歷應該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從前的君信不知道,一直沒有答案,然而去掉了一個心結之後的君信,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整個人都變得更加的渾然,彷彿已經徹底的融入到了這個世界一樣。
以前的君信只知道做下去,從來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做下去,所以顯得和這個世界有點格格不入。所以他的心裡迫切的希望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
然而就像剛才所說的一樣,存在的本身並沒有意義,所謂的意義是人們賦予它的。
君信並不清楚自己穿越時空因為什麼,或者意味著什麼。對他而言,因為對物理學的高深研究,所以將愛因斯坦的光速最快的理論奉為經典,自然並不認為有超光速的存在,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出現時光倒退的東西。雖然表面上看上去很淡定,實際上這種淡定是一種內心信仰破碎之後產生的茫然,茫然的他並不知道自己真正要做的事情是什麼,所以君信才會顯得有點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不過剛才君信已經感悟到了所謂的意義不過是人們賦予的東西,穿越時空這種東西,既然存在了,那便是一個事實,事實便無可更改。既然改變不了,那麼就接受它,不再去糾結它蘊含的意義。因為這個意義將會是他親手賦予的。
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君信將會賦予他這一段經歷的某種意義,這種意義,或許就是和拿蘇堂一般,由普林斯頓人賦予的象徵意義一般。
肅立良久的君信,臉上終於散發出了一種從容和發自內心的笑容來,整個人都開始變得更加的平靜來。他在別人驚訝的目光中,微微的鞠了三個躬,然後轉身頭也不回的離開了這個地方。
“很高興,再相見,謝謝,拿蘇堂!”
“很高興,再相見,這個世界,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