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十二個人,每一個人都是在最優秀的精英中挑選出來的,堪稱是精英中的精英。這一次的普林斯頓交換生之旅,將會開啟你們通往科學巔峰的大門。希望你們在以後的生活中能夠……”
在一間漂亮的會議室裡面,被選中的十二個人正襟危坐,面對著臺上滔滔不絕的校長,每個人都神情嚴肅,聽著校長的演講。
對君信來說,校長一直都待自己很不錯,所以儘管校長講的話很假大空和程式化,君信也是不願意拂了校長的面子。所以儘管心裡面已經很不耐煩這樣的講話,君信仍然聽了下去。而對其它的人來說,校長是難得一見的大人物,能夠聽到校長的訓話,本來就是一件很榮幸的事情,自然是非常認真的聽了下去。
“本次選中的交換生共有十二人,為了便於通訊和互通有無,所以我打算選擇一位管理者,主要負責定期彙報大家的學業狀況。有沒有人自我推薦的?”講話到了最後,校長提道。
君信對這樣的事情從來沒有興趣,而理科生之中,也只有來自於化工學院的陳述文有點興趣,其他的人都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而文科生三人倒是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最後來自於公共管理學院的大三學姐陳秀麗眾望所歸擔任了這一次的管理人。
定下了管理人之後,校長和一眾管理者便相繼離開了這間會議室,將空間留給了這十二個人。
一陣沉默後,還是剛剛當選為管理者的陳秀麗開口道:“先這樣吧,我們幾個先自我介紹互相認識一下,由我先開始好吧。我是來自於公共管理學院大三的學生,我叫陳秀麗,湖南醴陵人,今年二十二歲,是普林斯頓威爾遜國際關係學院的交換生。”頓了頓,陳秀麗開口道,“由我開始,逆時針自我介紹下去吧!下一位,開始。”
“大家好,我叫周韻珍,是來自於公共管理學院大二的學生,今年二十一歲,是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的交換生,請大家多多指教。”
“我叫谷夢雪,北京人,今年十九歲………”
………
君信坐在角落裡面,是最後一個,等到所有人介紹完畢之後,君信緩緩地抬起了頭掃視了其他人一眼之後,收回了目光,說道:“我叫君信,數學系大一新生,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交換生。今年十八歲,江蘇淮安市人。”頓了頓後,君信補充道,“與你們略有不同,我的課程相對比較自由,可能涉獵範圍比較廣,不僅僅侷限在數學這一門科目上。
對於水木大學的學生而言,君信的大名是如雷貫耳了。莫德爾猜想的證明者,君信推論的提出和證明人。準晶體的發現者和第一研究人等等。作為一個大一的新生,卻已經成為了數學研究所的高階研究員,相當於教授。更是以數學系的學生身份獲得了化學院的一個獨立實驗室。
然而不久之後眾人在他的傳奇性上面,還要加上一個超弦理論的領導者身份。
略過君信的成就之後,畢竟是屬於天驕一類的學生,很快就相互之間熟悉了起來。
“大家準備什麼時候出發?是我們分別走還是我們一起走?”趙帆問道。
陳秀麗回答道:“我想應該是學校統一安排吧!普林斯頓是在九月份開學,如今才七月下旬而已,還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學校應該會通知我們出發的時間吧!”
“呃,好像是這樣!”趙帆有點尷尬的說道。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比較蠢的問題了。
“抱歉!”君信忽然說道,其實他並不想特立獨行下去,不過這件事情還就真的由不得他,“我在八月中旬要參加一個會議,在加拿大,所以我會提前出發,先去前往加拿大,然後直接去普林斯頓。由於會議時間的安排,可能不能和你們一起出發了。”
“是國際晶體學聯合會吧?”陳述文一臉羨慕的問道。
“嗯!”君信點了點頭。
“你的論文確實非常的漂亮!”程慕雲也是非常欽佩的說道。他是化學系程教授的孫子,受到程教授的影響也是專攻化學,對這篇論文的價值,在爺爺的薰陶和唸叨中,瞭解的遠超過在坐的其他人。“因為這片論文的成果,我想我們過不了多久就要正式的修改教材了。”
“過獎了!”君信與程慕雲早就認識了,不過不算熟,只是幾次去找程教授的時候,遇到過程慕雲而已。
……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著名的畫家,號稱文藝復興藝壇三傑之一的拉斐爾桑西,曾經畫過一副享譽世界的名畫。其取材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建的雅典學院,以古代七種自由藝術——即語法、修辭、邏輯、數學、幾何、音樂、天文為基礎,以表彰人類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藝術家企圖以回憶歷史上黃金時代的形式,寄託他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它的主題思想,就是崇拜希臘精神,追求最高的生活理想,這正是人文主義藝術家自己的宿願。全畫以縱深展開的高大建築拱門為背景,大廳上彙集著不同時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學派的著名學者,有以往的思想家,也有當世的名人。
這就是享譽世界的著名油畫《雅典學院》。《雅典學院》的中包括了一系列的不同時期的傑出人才。包括了畢達哥拉斯、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等,是古希臘高尖端人才的總彙聚。
在700年後的中國,當世界進入到22世紀之後,遙遠而古老的東方,一位出身於水木大學的畫家,為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水木最偉大的一百位學者畫了一副大型的油畫,而其中最中間的十二位,正是除了君信之外的這間屋子裡面的其它是一個人和未能成行的大一數學系新生魏東來。而這十一個人和未來的水木大學數學應用研究所所長的魏東來在後世正是被譽為水木十二傑的十二個人。他們與被稱為水木聖人的水木學派的創始人君信一起,締造了一個新的學術聖地。
而這一幅畫,在後世被稱為《水木學院》。曾經被拍賣出天價。最後歸為水木大學國家科學實驗研究所的博覽中心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