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我胡亂放糧?”楊元慶面有慍色。
韋義節心一橫道:“那是當然,殿下看這些民眾個個衣著襤褸,可是很多人臉色卻很光潤,焉不知他們是故意穿上破爛衣裳來領糧,甚至還有地主富人也混雜其中,小民狡黠之心難道殿下會不知?”
楊元慶一怔,他忽然仰頭大笑起來,“慷李家之慨,我管他窮人富人,等我回頭把廣通倉的糧食也放了,讓李淵大哭去吧!”
韋義節愈加心驚,卻不知該怎麼說,楊元慶收了笑容,回頭看了他一眼,點點頭道:“我發現韋縣令很對我胃口,既然李淵待你不仁,你就跟我走吧!我讓你出任大隋的戶部侍郎。”
韋義節苦笑一聲,“殿下的好意,我心領了,只是我若跟殿下走,我的名節就完了,請殿下體諒。”
“名節?”
楊元慶搖搖頭,“你以為劉文靜是怎麼死的,我不妨明著告訴你,一切都是我布的局,利用唐朝那些愚蠢的探子,其實李世民心裡也明白,可是他為了殺劉文靜,除去李建成的左膀右臂,便將計就計,真正被矇騙的,不過是李淵罷了,你特無辜被貶,又何必為唐朝高層的權力之鬥守什麼名節?”
韋義節這才如夢方醒,半晌道:“我說的名節和劉文靜無關,我既為唐臣,自然該忠於聖上,若我為了高官厚祿就跟著殿下走了,那就是我對聖上不義,我不能走,若殿下強迫,我也只能一死效忠。”
“好吧!既然你不肯,我也不勉強,若你想通了,再來投靠我,我會歡迎你。”
說完,楊元慶不再理他,催馬跟著程咬金去了庫房……庫房就在糧倉的隔壁,有數十名士兵守衛在院外,楊元慶快步走進了庫房,庫房是一排長長的平房,各個房間都有小門連通,每間屋子裡都堆放著各種物品,有幾十大箱子銅錢,都是新鑄的開元通寶,這種錢在隋朝也流通,足有數千貫之多,還是幾萬匹布絹,堆滿了五六間屋子,另外還有幾箱銀子,大約三千兩左右。
楊元慶馬鞭一指這些財物,對程咬金道:“這些都分給弟兄們,就算是我的犒賞!”
程咬金大喜,他早就想取這些物資了,只是隋軍軍紀嚴明,他不敢拿,現在楊元慶既然開口,那他就不客氣了,楊元慶冷冷瞥了他一眼,“我先警告你,這是給弟兄們的犒賞,你只有其中一份,你若敢多拿一兩銀子,我剝你的皮填草,立在軍衙旁!”
程咬金忽然想起那個被剝皮的房子縣縣令,他頓時嚇得一激靈,連忙道:“卑職不敢,卑職已經洗心革面,不再貪財。”
楊元慶懶得理他,走到了最後一間屋,準確地說,這裡不是庫房,而是放置雜物之處,面積很大,堆滿了各種亂七八糟的雜物,縣衙門口的大鼓,衙役們的水火棍,桌子坐榻等等。
但在最裡面,整整齊齊堆著十幾疊長梯子,大約有百餘架之多,梯子大多高四五丈,寬大結實,不是普通的梁梯,而是攻城梯,上面還裝有鐵鉤,這個發現令楊元慶一陣驚喜,他連忙回頭,“把縣令叫來!”
很快,韋義節匆匆走來,楊元慶一指那些城牆梯,“這些梯子是哪裡來的?”
韋義節連忙躬身道:“回稟殿下,年初修繕咸陽城牆,這些梯子便是從長安借來,因為北城牆一段還沒有修完,所以梯子就暫時存放在這裡。”
楊元慶已經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悅了,有了這些攻城梯,他便可以二攻長安,他一定要把李世民給逼回來,就算他不回來,也要讓他頂上一個抗旨不遵的罪名……雪夜中,隋軍再一次向長安進發,浩浩蕩蕩,在月光的映照之下,白雪格外耀眼,隋軍士兵們身上緊緊裹著毛毯,迎著凜冽的寒風,奮勇直前,士氣高昂。
大約三更時分,一萬隋軍騎兵過了中渭橋,離長安只有十里之遙。
此時長安城頭上,只剩下一萬金吾衛軍隊佈防,羽林軍全部回防宮城,不過唐廷已經意識到楊元慶極可能會殺一記回馬槍。
因此又緊急招募了四萬青壯民夫,全部武裝起來,此時數萬剛剛武裝起來的青壯民夫都聚集在內外城之間的甬道里,每個人身上都裹著毯子,擁擠坐在一堆堆篝火前,有的人入睡了,也有人在竊竊私語聊天。
竇軌站在內城城頭,望著甬道里這些大多沒有訓練過的民夫,他心中充滿了擔憂,他們面對隋軍兇狠的攻城,抵擋得住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