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留守原本是觀王楊雄兼任,楊雄在高麗去世後,這個位子便空了出來,宇文述一直在考慮給自己宇文化及謀這個職位,不料李淵也看上了,令他心中有些為難,有心不答應,但眼前的黃金卻讓他難以拒絕。
宇文述想了想便笑道:“這樣吧!這些金子就暫時放在我這裡,我盡力替你兄長謀職,如果實在不行,我再退還給你,你看如何?”
“那一切就仰仗宇文大將軍了!”
李神通說了幾句客氣話,便拱手告辭,宇文述揹著手在四箱黃金前來回踱步,現在錢賤金貴,這四箱黃金現在至少值四十萬吊,這麼一筆鉅額財富讓他怎麼捨得退回去。
這時,門外傳來家人稟報:“二老爺來了!”
二老爺是宇文述之弟宇文策,來得正好,宇文述連忙道:“讓他到我書房來。”
宇文述當然不是什麼獨生子女,他也有兄弟姐妹,他有兄弟三人,還有不少族兄族弟,雖然不是什麼名門世家,但也是一個大家族。
宇文述是長子,也整個家族的實際族長,二弟是宇文策,封為正議大夫,暫時沒有實職,老三宇文潮,現任隴西郡丞。
片刻,宇文策走進了書房,他見書房擺放著四隻大箱子,不由笑道:“兄長做的好買賣啊!”
“哎!別提了,這一次讓我有點為難。
宇文述請兄弟坐下,侍女端來了兩碗熱酪漿,雖然現在很流行喝茶,但宇文述還是保持著從前的傳統,酪漿也就是牛奶或者馬奶,這是鮮卑人的習俗。
“兄長有什麼為難?”
“這是李淵送來的,黃金一萬餘兩,他想謀太原留守之職。”
“哦?李淵也想掌軍權?”
宇文策有些驚訝,他小心翼翼道:“莫非李淵也有不臣之心。”
“這個不可能!”
宇文述擺擺手,“此人我很瞭解·膽小懦弱,有一點小心思,但讓他造反,給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他只是不想呆在涿郡。”
“兄長是說他和楊元慶處得不好?”
“也算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想再升一步,太守留守要比涿郡太守要更高一級,坐上太原留守之位,回來做尚書甚至入閣為相,就容易得多。”
說到這,宇文述眉頭一皺,“問題是·我想替化及謀這個太原留守之職·虞世基已經答應替我推薦·若給李淵,我有點不太甘心。”
“那別的職務呢?李淵肯接受嗎?”
宇文述搖搖頭,“我也問過李神通,他說別的職務李淵暫時不考慮。”
宇文策很瞭解侄子宇文化及的底細,他沉思片刻,便對兄長道:“大哥,我覺得化及出任太原留守的可能性不大。”
“你也是這樣認為嗎?”
宇文策點點頭,“聖上不會讓化及一步登高位·最多讓他進十二衛做將軍,大哥,說句不好聽的話·做太原留守,化及的資歷不夠,就算是楊元慶做到幽州總管,他也是靠不斷立功才得其位。”
這其實也是虞世基勸宇文述,太原留守這個位子對宇文化及有點太難了。
宇文述看了看四箱黃金,他最終點了點頭,就看在黃金的份上,給李淵這個人情。
這時,宇文策又想起一事,連忙對宇文述道:“上次大哥說,李忠良暗示大哥可以對付楊元慶,我覺得是不是有點不靠譜?”
宇文述擺擺手笑道:“那李忠良是因為楊元慶清洗了他的侄子,所以他懷恨在心,想借我的手報復楊元慶,他畢竟只是宦官,眼光比較短淺,看到一點風就是雨。”
“大哥的意思是,不對付楊元慶。”
宇文述瞥了兄弟一眼,淡淡道:“現在我們宇文家族有更重要的事,這個時候,不要輕易樹敵,等將來再和他算舊帳。”
夜漸漸深了,天空又飄起了細細的雪花,大街上冷冷清清,格外寂靜,關閉城門的鼓聲轟隆隆敲響,鼓聲要響八百下,至少要經歷一刻鐘時間,城門才會正式關閉。
眼看城門要關,京城的各大城門前擠滿了趕著出城的人,總是有這麼一批人,不到最後一刻他們不會想著出城,每天都是這樣,守城計程車兵們也都習慣了。
“大家不要擠,慢慢來!”
定鼎門前,由於多了十幾輛馬車,出城便顯得格外擁擠,數百人大聲叫罵,卻又無可奈何,馬車已經將整個城門通道堵住。
今天當值的守門校尉姓餘,他聽見吵嚷聲,便從城頭上奔下來,“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