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城傳來了楊廣的最新旨意“高頰雖有欺君之罪,但念其舊功,可免死罪,罷免其一切官爵職務,貶為庶民,放歸鄉里,責令其閉門思過,終身不得進京。。
訊息傳出,頓時百官沸騰,無數的官員在牛弘的帶領下,前往楊元慶營帳表達感激之情,可就在百官為高頰獲生而歡呼時,楊廣的第二道旨意下達,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豐州總管楊元慶未經朝廷同意,擅自以官方身份和突厥貿易,違法朝廷律令,革去其豐州總管和五原郡刺史之職,貶為庶民。。
楊元慶被貶的訊息令百官錯愕,皆為之嗟呀嘆息,誰都知道,這時楊元慶因為救高頰而惹惱了聖上,原本深得聖眷,現在卻被貶黜為民,這著實有點可惜了。
裴矩幾乎是第一時間憂心忡忡地找到了楊元慶,大帳內,楊元慶正在收拾自己的東西,旨意已經生效,他不再是豐州總管,而變成一介小民,幾名親兵都跪在地上,願跟他歸去。
楊元慶卻不肯,對幾名親兵喝令道:“你們皆被受儀同,在豐州軍中至少都是校尉,做我的跟班家丁有什麼前途?我意已決,你們全回豐州去,我有九名鐵衛跟隨便已足夠,你們走!”
幾名親兵苦苦哀求,楊元慶只是不準,無奈,親兵們只得含淚拜別,大帳裡頓時冷清下來,只剩下楊元慶一人。
楊元慶慢慢坐下,突然失去了官職,使他覺得自己彷彿在做夢一樣,似乎這一切都不是真的,可它又真真切切發生了,他心中一片茫然,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
“元慶!”
裴矩走了進來,楊元慶坐在箱子上,抬頭看了看他,卻沒有說話裴矩慢慢走上前,語重心長地安慰他道:“沒有什麼,不就丟官嗎?你還年輕,爵位和勳職都在你還有機會復出,當官哪能一帆風順,我年輕時也被貶過,現在不一樣是高官,你不用放在心上,雖然有所失,卻有所得,至少名聲有了這在官場上是極重要。”
裴矩按住他的肩膀凝視著他的眼睛道:“你還是我的別、女婿趁這個機會,好好讀一讀書,為下一次復出做準備。”
楊元慶笑了笑,卻沒多說什麼,他雖然為救高頰而丟了官職,卻得了滿朝官員的人心,這筆帳,他算得很清楚高頰他要救,人情他也要拿,做了好事不留名那不是他的風格。
但這件事他卻不想和裴矩多說,儘管裴矩對他一直另眼相看,關照有加,但楊元慶始終對裴矩懷有一絲戒心,裴矩太過於老奸巨猾,和他談談楊家可以,但事關自己一些隱秘之事,他卻不能和裴矩多說。
楊元慶站了起來,躬身施一禮,“多謝裴公!”
裴矩又拉他坐下,笑眯眯問他,“有沒有打算去哪裡?”
楊元慶沉吟一下道:“聖上曾賞過我一座皇莊,在靠近偃師縣,我還從未去過,我想去那裡隱居一段時間,不過在此之前,我想先去一趟江南,見一見我的義母。”
“這也不錯,不過我意見是最好先成婚,再去隱居,這樣有一個妻子在身邊,也不至於孤獨,你覺得如何?”
楊元慶點了點頭,就在這時,門口傳來了高穎的聲音,“元慶在嗎?”
“高相來了!”裴矩和楊元慶連忙站起身。
帳門口出現了高頰瘦弱而蒼老的身影,他身體被捆綁時間太長,走路有些顫顫巍巍,楊元慶慌忙上前扶住他,“高公,為何親自來,派人說一聲,元慶自當上門。”
高頰在楊元慶的箱子上坐下,他長長嘆息一聲,“我得罪奸佞,就算死了也就罷了,卻連累蘇相國和元慶為我丟官,我心裡實在是過意不去啊!”
“高相國不必這樣,其實聖上之所以放了高相,根本原因是聖上最後已醒悟,上了張衡的當,否則他在盛怒之下,就憑我一個人的說服,他怎麼可能讓步,貶我和蘇相國,也不過是他面子上放不下,只要能救下高相,我那個官當不當也無妨。”
“哎!話雖這樣說,我還是愧疚啊!”
裴矩感覺到楊元慶有話要對高頰說,而自己在一旁,他似乎不肯明說,他心中有一絲不悅,元慶對自己還有什麼隱秘不成?他便笑道:“高相一定要好好保重身體,八十大壽時,我一定去為高相祝壽。”
“多謝裴使君美言!”
“那你們談,我還有事,先走一步。”
裴矩告辭而去,高頰望著他的背影,他想說點什麼,但一想到楊元慶和裴家已聯姻,他便不好多說,只淡淡道:“此人是官場不倒翁!”
高頰是在含蓄地提醒楊元慶,裴矩極為圓滑,讓他自己當心一點,楊元慶默默點了點頭,在扳倒虞世基時他便領教過了,包括剛才救高穎,裴矩的避實就虛,表現出他極為圓滑的一面。
“元慶,你真說對了,他一直想殺我。”高頰嘆了一。氣。
“高公,其實他殺你之心已經淡了,楊勇之子已斬草除根,他皇位坐穩,高公對他已經沒有威脅,他今天想殺高公……我估計一是因為舊怨,其次是高公在官員中威望太高,就像我祖父,讓他感到了威脅,和楊勇關係倒不大,希望高公回鄉後儘量深居簡出,不要再和朝廷官員有任何聯絡,我估計他會命人監視高公,只要高公為人低調,漸漸地,大家就會相忘於江湖。
高頰默默點頭,他心中感慨萬分,十幾年前那個‘寧為百夫長,不做一書生,的五歲孩子,今天竟然救了他的命,這是他當年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人生際遇之奇妙,莫過於此。
**城內的木地板上‘咚!咚!,作響,顯示著行走人的怒氣,楊麗華下午騎馬有一點累,小睡了片刻,她剛剛醒來便聽說了楊元慶被貶職為庶民的訊息,這個訊息令她怒火萬丈徑直衝來找楊廣。
守衛門口的十幾名侍衛感覺到了她怒火,沒有人敢阻攔她,讓她直接闖入了聖上的御書房。
御書房內,楊元正在批閱奏摺他已經聽到了急促的腳步聲,他知道是怎麼回事,不由微微一笑,放下了御筆。
楊麗華衝進御書房,怒氣衝衝道:“陛下,你要給我一個交代!”
天下之大,敢這樣怒氣衝衝闖入御書房並質問皇帝之人,恐怕除了楊麗華,再沒有第二人,包括蕭後也不敢。
長姊如母,楊廣還在少年時期,便被已成為皇后的長姊所管束,楊華麗對他嚴厲而不乏疼愛,使她成為楊廣心中最敬愛之人,有時甚至超過他的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