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峰和陳剛倆人呢,對章尚榮也十分不滿意,說他對業務員們扣得太多,太貪!
章大拿的綽號就是他倆給喊起來的,大拿出自舊時代江浙、上海一帶包工頭的別號。
蕭建軍覺得,這肯定是楊秀峰的作品,因為他學中文,讀過反映舊上海時期的小說裡就有大拿這個詞。
反正,這兩個都是活寶,沒有正確引導,他們兩個人在時下,是不可能成活下去。
……
轉眼間,到了九月下旬,北方轉入初秋時節,每當太陽落山之後,秋風徐徐,給人以一種涼爽的感覺。
這天傍晚,楊大林,蕭建軍和陳剛三個人,早早到澡堂子洗了澡,把自己收拾個乾乾淨淨,刮鬍梳頭,又換上一套乾淨的襯衫、牛仔褲,皮鞋擦得鋥光瓦亮。
他們早早吃了點晚飯,騎上腳踏車就出發了。
今天,是張大林約了芝靈大藥店裡的店長周大姐,還有姚姐和吳姐她們店裡的幾位女營業員去卡拉OK,唱歌、跳舞。
蕭建軍和陳剛就臨時充當舞郎。
舞廳就在芝靈大藥店的那條街上,很近,走上百十米就到了。
這裡原是個區文化宮,現在搞創收,所以,一樓變成各種遊戲廳,錄影廳;二樓就是舞廳,卡拉OK廳等。
九十年代中後期,國人的業餘文化生活還不是很豐富,可以說十分單調,不像後來的智慧手機時代和有發達的網路世界。
這平常人家,飯後就是泡電視機,或者是看VCD,DVD錄影帶,碟片。
年青點的還有就是泡卡拉OK和舞廳。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人對夜生活也有了不同的追求,青年男女們並不甘於上班,下班回家,這樣二點一線的單調生活,都在尋求豐富多彩的夜生活,甚至於有點激情調味。
當張大林他們三人到達文化宮門口時,周大姐帶著姚姐和吳玉茹從店裡走了過來。
“周大姐,你們都沒回家吃飯吧?”張大林主動上前問候走在前面的店長。
“回家?我們這幾個一回到家裡,就不太方便出來了,所以我們就在店邊上一家小館子吃了些。”周店長實話實說。
“哎喲,早知你們不回家,我就請你們一起吃個晚飯唄。”張大林客氣著,口氣中包含著一絲歉意。
“省省吧,你每月也掙不了幾個錢,還要養家餬口,能請店裡幾個唱個歌,跳跳舞也就可以了。”
周大姐也是東北瀋陽人,四十年左右年齡,端莊大方,風韻猶存,她對這位老鄉阿弟還是十分照顧,平時裡也不讓張大林花太多的錢。
“姚姐,吳姐你們好。”蕭建軍見張大林找店長說話,他連忙跟後面二位搭訕,不能冷場。
“哎呦,小蕭今天可精神呵,咯咯…”
長得妖豔點的吳玉茹,用她那雙會放電的媚絲眼,飄了蕭建軍一眼,咯咯笑著。
半個月相處下來,彼此之間也比較熟悉,熱絡了。
張大林過來,把陳剛也給幾位介紹熟悉,大家笑盈盈往宮裡大廳走去。
“哎,今天李姐,還有那位收銀員怎麼沒來?”
蕭建軍先前還擔心少一個男舞伴,想把楊秀峰一起叫上,但不知咋的,張大林不同意。
沒想到,現在是三對三剛好,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