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遮擋往身體的敏感部位,往陽臺和窗外瞅了瞅看,沒有其他人時他才大膽現身。
不過,赤日炎炎似火燒,人們都躲進室內避暑了,大太陽下哪還有人吶。
“管他的,誰愛看就讓他看去吧,小爺我今天豁出去了。”
蕭建軍揶揄著,就站在衛生間門口用毛巾奮力擦洗起來…
“甭管咋樣,衝個涼渾身爽多啦,嘿嘿。”他心裡樂呵呵的暗忖道。
衝完涼之後,蕭建軍有了時間,才慢慢開始審視自己的生活環境。
除了面前的這個三個房間,他還發現有個簡陋廚房。
簡陋廚房,是在起居間後面開了個小門,就在外面院子靠著圍牆角搭建而成的。
一個洗菜洗碗用的水池,水泥砌塊而成的長方形灶臺和壁櫥櫃。
灶檯面下放置一個液化氣罐,檯面上放置一個汙垢厚厚的液化氣單爐灶,灶臺窗戶玻璃上裝有一臺排風扇。
簡陋廚房間裡有三角牌電飯鍋,炒菜鍋等鍋碗瓢盆都齊全,液化氣罐也是有的,油鹽醬醋等都堆在壁櫥一角。
從今天一整天的觀察,集體生活就是晚上,大夥吃一頓晚餐,睡覺,就是早出晚歸。
那每天的晚餐誰來做呢?請鐘點工嗎?
這個念頭只停留了一秒鐘,給否定了。
一是在這裡每個人都是節約鬧革命,一枚硬幣巴不得劈成二半來用,他們捨得?
二是當下北方有鐘點工這個職業嗎?
側牆上釘著一顆水泥釘,上面掛著一本小學生用的抄字本,翻開一看,答案都有了。
這是一本每天買菜做飯的日記帳,應該是輪流值日記帳本。
當值者買了些什麼菜,多少錢等都記在上面,每月底統一算帳,多退少補。
值RB子上都寫著五個人的名字,陳剛、楊秀峰、張大林、黃以訊,李明。
現在應該加上蕭建軍。
這就是三站六組的全體成員花名冊了,共六人。
今天值班的輪到叫張大林。
房間裡沒有冰箱,應該是每天現做現吃,當天吃不完的,像夏天那就只能倒掉。
屋內房間裡沒有空調,臺式電風扇和立式電風扇倒是有好幾把。
酷日炎炎的夏日裡,整個屋裡就像是蒸籠,好在屋頂高,空間大些,否則每天出汗能讓人虛脫。
屋裡的人只能穿著褲衩生活,幾乎光著身子還汗水淋漓,因為電扇裡吹出來的風也都是熱的。
整天都得開門開窗讓空氣流通才行。
這裡白天蒼蠅肆虐,晚上蚊子猖獗。
所以,屋裡蚊香薰煙不斷,煙霧瀰漫的有點像住在寺廟香堂裡似的。
炎炎夏日,屋傍樹梢上‘知了’在“吱嘎…吱嘎…”地叫著。
雖然有些討厭,但也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關健是北方天氣乾燥,風沙又大,每天門窗大開,這床上桌子上都是一層塵沙。
蕭建軍一圈觀察下來,他又開始抱怨起這生活環境了。
這在北方,基本生活保障還是要有的,否則,每天都在吃沙吸塵,錢沒掙到,身體先報廢了。
這個辦事處主任肯定是個大摳門。
腹誹中的蕭建軍,忽然發現他的‘地盤’,那張大木床上層塵沙有一寸厚,怎麼睡人嘛。
還是暫睡木質長沙發吧,這個長沙發並不是平板底,而是由拱形木條組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