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有話直說吧。”
公輸夫人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搖了搖頭,依靠在公輸朝身上不:“良人既選擇了這位慎公子,一心一意便好,男人的事妾身不懂,但家中一切自有妾身,良人不必擔心。”
“讓夫人擔心了。”公輸朝歉意的抱了抱自家夫人,繼而說道:“莫看公子偶爾不著調,但公子乃我生平僅見最為仁義之人。”
回憶了一下,公輸朝似是安慰,又似是感慨的解釋道“夫人接觸不深,不曾知道,公子於工坊內,與眾人未曾有一絲一毫的隔閡,且工坊人員繁多,公子卻能記住每一個人的名字相貌。”
公輸朝自知,自己是做不到這樣的事的。
對於公輸家嫡系來說,或許因為性格的原因,公輸朝不會看不起普通工匠。
但也做不到如嬴慎一般記住每一個人的名字相貌,甚至於只見過一次面交流過一句話的守衛都能一語道出其姓名。
這樣的人如果不能成事,公輸朝實在是不知道怎樣的人能成事了。
公輸夫人聽完,也略微感慨道:“不愧是‘立志為生民立命‘之人。”
靜謐的月色下,只剩兩人彼此的心跳聲。
要說紙的出現,那個諸子百家最看重的話,那一定是儒家。
儒家作為傳世最久,典籍傳承儲存最完整的門派。
於小聖賢莊建立了當今世上,除咸陽宮外最大的藏書閣。
內中藏書破萬卷,平日裡儲存維護不易。
而且天下間大部分計程車子都或多或少的拜讀過儒家典籍,為何?
就是因為儒家傳世典籍最多,流傳最廣。
秦皇紙的出現讓儒家的人眼前一亮,這簡直是為儒家量身定做的利器。
也因此,儒家第一時間用最快的速度將訊息傳達到了桑海小聖賢莊儒家掌門人伏念手上。
“此乃載道之物。”
寫完一篇文章的伏念,看著不似竹簡燒錄費時費力,也不似絲紙容易透墨的秦皇紙,不由得感慨一聲。
可惜即使是儒家,現在也無法大量弄到紙張。
就這張秦皇紙,還是嬴政下令,紙張優先分發給咸陽城的官員使用時,儒家的官員特地私藏的。
但秦皇紙的好處依舊顯而易見,一旦等紙張推廣開來,天下文事必定大興。
“傳聞此紙乃是公子慎所造。”
平日生性淡泊的顏路第一次對一個陌生人產生了好奇。
“為往聖繼絕學。”
顏路不由得唸叨起嬴慎所說過的這句話。
若說之前,諸子百家之人對嬴慎說出的“立志四言”以及為天下做實事的話語還有人會不屑。
但當嬴慎真正為自己所說過的話做出事實之後,即使是反秦勢力的人,也對這位嬴政第十子感到佩服。
“詢問一下師叔的意見吧。”
伏唸的聲音響起,紙的出現對儒家來說是天大的機遇。
可嬴慎的身份卻成為一道坎。
伏念是知道自家三師弟,張良張子房對於大秦的態度的。
如果處理不好,對儒家是禍非福。
“也好,若有需要,子房那邊我會去說的。”
顏路也很清楚伏唸的擔心,若是針對暴秦,顏路倒是無妨。
但對於那位素未謀面的公子慎,顏路還是頗有好感的,不希望子房真的出手對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