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國民政府發現,這《神祠存廢標準》容易被有心人利用,於是又下令廢除。
於是和尚道士們的日子才好過一些。
但也就太平了十年。
抗戰爆發後,東洋人一路打進來,到了茅山後,覺得這些存在了幾百年的道觀肯定積累了大量財富,於是衝進去大搜特搜,完事後便一把火銷燬罪證。
道觀裡有“機靈”的便給太君帶路,順帶自己也能撈點。
也有死腦筋的,要和皇軍講理,被帶隊的漢奸兩級耳光打的不會說話。
還有幾個練法把自己都練傻了,看到自己的同伴被打,頓時眼睛一閉開始唸咒,要請金甲天神上身蕩妖除魔,保衛香火。
揮著桃木劍直衝蘿蔔頭面門而去,結果被一刺刀戳下去……結果現在還半死不活的躺在床上要守常照顧。
守常原本是觀裡的知客道士,負責迎來送往。
日寇劫掠一番後就收隊了。
偌大的道觀經此一劫,頓時變得不成樣子。
一眾道士也都藉機會捲了東西跑路。
守常看看倒在血泊中的同僚,還有廂房裡幾個老道士,搖搖頭,決定留下來……
這一留就是兩年多。
好在他當知客時候結下不少善緣,從不以衣著來論人,對誰都是客客氣氣的,這樣才有了村民自發給他送米糧,幫助這些人半死不活的維持下去。
而趙阿六在跑單幫時認識的守常,後來成為交通員後,就更加註意和守常拉關係了。
這個破道觀是個很好的落腳點。
而守常能在這種情況下留在道觀裡照料老人和病人,也足以說明他是個好人。
這種人是可以發展的。
守常對趙阿六的想法也明瞭,現在他的已經不再是當年優哉遊哉的道士,反而像是個苦行僧,天沒亮就要起床伺候田地和病人,晚上躺倒硬板床上後還無法閉眼,必須的計算錢糧米麵是否夠用,如果不夠得想辦法去化緣。
趙阿六把守常的情況向上面做了彙報,組織上雖然也沒多少錢,但也隔三差五的悄悄接濟一番。
這才有了守常告訴他們,“滑下山坡後往東邊走,見到一座山樑就安全了”。
那是新四軍游擊隊的地盤……
三人吃著山芋,趙阿六依然在絮絮叨叨:“原本這個道觀有一座好大的圍牆,但現在全沒了,圍牆被偽軍強迫山裡的老百姓出勞工給差了,那些磚頭被用來修碉堡……”
“呵呵就他們這個樣子,就是把碉堡修到天上也保不住自己,早晚都要遭報應的”馮有福恨恨的罵到。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祝為民想起王靜齋的教誨,嘆了口氣“現在東洋人得勢,且讓他們先猖狂一段時間吧……早晚要算總賬的!”
趙阿六介面“對,早晚和他們算賬”
吃完東西,又去旁邊的山澗中接了些水,三人粗粗洗漱後,便開始休息。
依然是老馮守上半夜,小趙守下半夜。
祝隊長負責睡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