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局變化,遠遠超出了麻瓜軍事專家們的預期。
也同樣重新整理了巫師們的認知。
隨著【反抗軍】的竭力反攻,以及後續獵團小隊兩個集團軍的反反攻,戰場逐漸變得複雜了起來。
圍繞著黑海、裡海和地中海,歐亞大陸中間廣袤的土地,都變成了殘酷戰場。
現代科技和神奇的魔法,讓原本的山河天塹變得無險可守。
在麻瓜的世界戰爭中,哪怕是前線開始了焦灼的穿插滲透,或者慘烈的奪城戰,那寬闊的戰線只要放大到世界地圖上,也是清晰的線形戰場。
現在,他們的戰場是一大片區域,一片將大陸從南到北切割的巨大條形地帶!
這個地帶已經沒有了大型城市,文明的痕跡,只剩下了大量的破碎軍事碉堡。
如果這些算是文明的話。
而戰場上最大的變化,還是因為巫師們的加入,讓越來越超凡脫俗的軍隊,在機動性和存續性上發生了質變。
現在,大部隊也可以進行數百公里的瞬移穿插了!
曠日持久的重炮轟炸可以被硬吃了!
瀕死的傷員,只要沒有當場死亡,碎成幾塊都能救回來了!
更甚至於那些重傷計程車兵,只需要休息一兩個月,就能完整的重回戰場了!
在這短短的半年裡,戰爭讓魔法和科技飛速進步。
【超·群體幻影移形】、【噴氣式飛行掃帚】、【軍團級法術】等等,各種層出不窮的新魔法,總會決定一段時間的戰場格局。
而【反空間永久工事】,才是劃定戰場範圍的根本。
兩邊都靠這種工事保護著後方不被滲透,也都在努力攻破著對方的防禦邊界。
這些發展,基本都不是王水搞出來的。
是本世界的巫師們,他們自己爆發出了驚人的創造力。
戰事發展至此,九個覺醒者各自看著地圖,看著由他們一手挑起的世界大戰,然後集體撓起了頭。
嘶,這戰場環境,這對峙形式,咋就這麼像主世界的行星級戰爭呢?
還是說,這就是行星級超凡戰爭的早期階段?
王水甚至有些懷疑——
是不是不用他出手,再有兩年時間,本地巫師都能搓出早期機動裝甲了?
不過總體來說,戰爭的規模還在控制之內。
這個局裡面,受苦的人歸受苦,壓力最大的人,還得是伏地魔。
他可是靠硬派的個人魅力獲得了大家的支援,而現在唯一大損的,就是他的部隊。
在各方主力入場後,原先高速開拓疆土的伏地魔集團軍,卻主動收縮了陣線,降低了戰鬥頻次。
他們已經盡力在避免傷亡了,但裝備上的差距,讓他們成了反抗軍最喜歡的獵物。
以【米歇爾兄弟會】獵團小隊為首的覺醒者們,把手裡的兩個集團軍都開進了戰場,他們的裝備更新速度也很快,總指揮也很專業。
是他們硬抗下了反抗軍的攻勢,並將數量龐大的反抗軍咬死在了戰場中央。
現在戰場上,裝備最先進、人數最多的是反抗軍,但他們武器裝備總量不足,型號也不統一,小部隊間差距很大。
其次就是獵團的部隊,他們迭代裝備慢了一步,但裝備充足,型號一致,戰鬥力要比反抗軍強。
然後,是附近的支援勢力。他們不是伏地魔進攻路線上的目標,但也加入了聯合陣線,為反抗軍提供支援,這裡面就有大毛和阿美利卡的巫師國勢力。他們是真的拉了部隊過來,真槍實彈的幹!
最後,才是伏地魔的部隊,名義上的一個集團軍,內部有66個師。他們不僅減員嚴重,甚至連裝備都很久沒升級過了。
在這個技術力爆炸的戰場上,他們的戰鬥力保持不動,就等同於在飛速下降。
伏地魔越來越急躁,他手下有很多人知道,那些精銳的強殖戰士並不屬於伏地魔,那些捱打的才是。
不過,很快的,基於歐羅巴洲的工業重心,完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