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新能源汽車使用的成本非常的低,舒適性也很好。
如果伱要講究品質舒適性以及品牌,跟高階別的蒼穹汽車在這裡等著你。
所以在非SUV的汽車市場之中,長天科技下屬的幾個品牌,基本上是找準了使用者的定位,卡住了市場的身位,讓合資車企非常難受。
降價可能賣不出去,但是不降價更賣不出去。
利潤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有一些合資車企徹底坐不住了。
一些依舊有利潤空間的車企,為了儘快的搶佔市場,把庫存汽車銷售出去,全然忘記了當初合資汽車大家都在一些開會的約定——那就是降價的幅度大家要協同一致,不得隨意在約定降價幅度的基礎之上再降價。
但在長天科技的壓力之下,大家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企業都活不下去了,誰還管當初的約定是什麼?
利潤幅度比較大的通用汽車率先開啟了降價。
將落地8萬左右的通用系列汽車降低到落地6萬左右。
直接和國產燃油汽車靠攏。
大眾也坐不住了。
大眾有部分暢銷車型的庫存車時間已經超過了半年。
如果再賣不出去大眾在夏國的這一年就會出現嚴重的問題。
資金沒有辦法回收,後續的生產就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完成。
如此就會形成惡性迴圈,所有的現金都會變成了庫存車。
而且汽車永遠都是放壞的,修壞的,不是開壞的。
庫存車超過半年,機油會沉澱在發動機對發動機造成影響,而且大部分的庫存車並不是放在倉庫之中,是放在4S店所租的露天場地之中。
風吹日曬雨淋之下,汽車的很多機械零件都會出問題。
庫存的時間也長了,消費者也不願意購買。
這一些最後都會轉變為企業的負債。
所以大眾朗逸等車型也直線降價2萬,落地價格到了6萬左右。
最慘的還是豐田。
由於豐田的汽車銷售價格最高,但是無論是內飾還是乘坐,以及駕駛體驗,都是最糟糕的。
有一些貸款購買豐田汽車的使用者直接斷貸了。
斷貸之後省下的錢還可以去買一輛朗逸,再不濟去購買海越Mini也行。
消費者們看見合資汽車的價格都垮到了這種水平,那麼還有什麼品牌價值可言?
大家購買汽車會變得更加理智,並且會為未來考慮。
第1個扛不住的是馬自達。
馬自達去年下半年,總銷量還沒有超過5000輛。
5000輛汽車別說虧本了,就是支付馬自達再下個工廠的人員工資以及一些日常開銷多高。
馬自達直接宣佈退出夏國市場。
庫存的汽車交給長安公司銷售,售後也交給長安。
緊接著東風標緻、雪鐵龍,通用雪佛蘭等在夏國暢銷了10多20年的汽車已宣佈退出夏國市場。
標緻的法國方,甚至以禮貌性的一塊錢把自己佔有的全部夏國合資公司股份賣給了東風。
因為標緻上個月的銷量更是慘淡,銷量為0。
準確的說是從2019年1月到2019年4月,連續4個月銷量為0。
這種汽車連降價都沒有人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