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易需要這個整體力量,才把天和道場的產業設計在海島,如意島是留給天和道場職員家庭的產業,真有洪水大劫,首當其衝的就是威脅這些海島,他們會和張易一起化解,一起抗爭,一起報復,最後一起重建。
張易確實是在算計他們,卻也是給他們一線生機,不要命令,不需求援,他們會自發聚在張易周圍,因為他們是利益共同體,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如果不拉攏他們,單靠張易自己也抵抗不大劫,當然如果只為自己,他可以帶著全家找個高地躲避,大部分人還是死路一條。
當個人勇武被熱武器擊碎時,判官拿起槍支,到了核武時代,判官就得具備核武的能量,依靠個人是無法達到的,張易主要招收工科生,拼命留住他們,提供一切求學的機會,需要的是他們的科技力量。
天和道場的產業可以被摧毀,根基卻不能失去,這是留給戰後重建的部分,五指山易守難攻,任何海嘯都無法摧毀,張易會建設成核武都無法摧毀的修煉聖地。
這裡還會是科技文明的避難所,天和道場的修煉者都是尖端科技人員,他們比普通人生存力更強,外面世界真要被炸回原始社會,他們就是火種,是現代文明的復興者。
張易是學歷史的,還是考古教授,知道目前的文明,不是地球的第一個文明,卻是從打繩結記事的蠻荒重新發展出來的。
上一個文明連普通的算術都沒有傳下來,這是非常讓人驚訝的。
低等動物幾十萬年甚至上百萬年沒有什麼變化,人類幾千年就形成現代文明。大腦這麼厲害,那麼他們早幹嘛去了?
答案只能是以前也有文明,只是被毀滅了,毀滅的不是人類,而是文明。
當災難摧毀家園,人需要用肌肉和動物搶食時,科技理論是沒有用的。
一萬兩千多年前,曾經有一千年時間見不到太陽,人類和動物一樣,艱苦活下來,傳下來的文明碎片,又被肌肉強健的蠻荒部落用戰爭捻滅,以前的文明也就木有了,只留下遺址。
一萬年並不遙遠,和歷史發展長河相比,一千年時間是很短暫的,卻能把一個文明徹底湮滅。
張易多活五十年,當然是篤信祝前輩的大劫預言,只是不知道隨後的大劫有多嚴重,才盡一切力量來挽救。他不是聖人,談不上高尚的情操,但是他接任判官,就得承擔起祝前輩送來的責任,為此不計任何名利。
當惡人能夠保護天和道場,他不介意當惡人,既然當惡人,就得盡情利用,先把好處統統收走。
自從張易拿下天和如意兩島後,天和道場的外部環境一下子就變得寬鬆,加大主動提出重啟交換生常規,張易卻遲遲沒有答覆。
他要改變規則,因為原來是求上去的,給對方優惠太大,現在他們是求上來,常規當然不行。因為他要訓練出更多的科技修煉者。
張易給狄更斯去了資訊:“天和道場有心和椰魯大學達成交換生常規機制,有什麼建議嗎?”
狄更斯很快回訊息:“沒有建議,問一下你準備的規模,我是校董,也是教授,這是好事,我應該積極響應,並竭力促進。”他不是敷衍,因為這是互利雙贏的事情。
“每學年兩期,每學期五百人,天和道場主要送大四學生,來自虞夏四所頂尖大學,建築和醫學可能多一些。”張易是多多益善,因此一點都不客氣,這是能拿出的最多人。
狄更斯很爽快答應下來:“天和道場學生的建築水平是很高的,我們希望多交流,我還是麻理工的校董,我覺得也可以和天和道場學生達成交換生機制。也是五百怎麼樣?”
“沒有問題,我們理工學生很多,我們另外加點研究生交換怎麼樣?碩士二年級生交換一年,每學年五十名。”張易遇到這種到處當校董的,當然是不客氣。
張易從沒想過要去殺狄更斯,因為他真看不出哪裡像壞人,他能成為財閥,是因為他會算計,還有足夠本錢。
如果用世俗的道德標準來評價,狄更斯比張易要光鮮多了,鏡頭前的成功人士,談的都是科技進步,改善環境這些高大尚的問題,是各國政要的座上賓。
張易和舒馬赫才是一類人,都是不算計不舒服斯基。讓世界普羅大眾來選擇,都是要狄更斯,不要張易。
狄更斯對張易開始提要求:“把太極拳帶到兩所學校,還有那個藥膳,據說教授很喜歡,對他們身體很好。”他們關注天和道場,因此這些都很清楚,只不過未必就信,只當成巫醫的手段,既然虞夏教授喜歡,不妨讓椰露和嘛理工兩所學校教授也來體驗。
張易連忙拒絕:“太極拳沒有問題,藥膳不行,這是觀念的差異,我不想惹麻煩,他們願意到虞夏去吃,我們可以熱情接待,主動送過去,藥材不方便,我們沒有那個時間去折騰。”
和這兩所學校互換交換生,是張易一直就想的,當初還想去建立道場,現在覺得沒有必要,因為當成目標不明,大劫首惡被當成美堅國政府。
現在看到的陰暗面多了,也知道當年的聖林會就是美堅國政府挑頭幹掉的,現在他們還在鬥爭,當然,他們現在爭的是利益,其中合作居多。
張易的敵人只是大劫制造者,既然認定是聖林長老會,那就先殺滅乾淨,殺錯了,算他倒黴,就像張易殺喬亞斯,他就是冤死的。被獅子吃掉的兔子,比他更冤。
當然,惡人從來就是不長久的,張易也不願當惡人,也喜歡洗白抹紅,多活五十年,名利已經不在乎,但天和道場是張易對抗大劫的助力,萬萬不能有失。
天和道場當初定位在培訓選手上,到了凝氣期就退役,就是為了不破壞別人生意,現在一直是這麼執行的。
第一期選手都是凝氣期,也就王罡還在打拳,其他全部退役,現在青龍大廈裡訓練的都是第四期,是剛剛學會練氣的拳手,二期三期選手同樣是練氣期,都是金腰帶教練訓出來的,全部轉會出去,已經在CFU中成了重要力量。
天和道場的拳手是商品,培訓好就賣出去,這是符合市場的,只是這些拳手越打越強,當然引起注意,外面已經知道太極內功就是奧秘,真正厲害的是教練,比如柔術教練吳京雲,他不懂收斂,全包巡迴賽時,他作為友情出場的,一招拳霸放到CFU上面,輕鬆能奪金腰帶。
吳京雲當然受到不少邀請,但他身價已經上億,每天能訓練摔跤和柔術就很滿意,他老婆是青木研究生,已經接管了家裡的生意,但還在為考博努力,吳家休閒園除了吳京雲多了管賬的,其他一切照舊。
孫家群等人都有青龍建設股份,同樣是身價成百上千萬,生活條件解決,還能有高階功法修煉,留下來才是最好的選擇,這些最初的老人很難被挖走。
這麼多年培訓下來,天和道場已經形成自己的管理文化,一茬茬學生進來,成長後離去的是少數,大多數要留下考研,然後考博士,到了博士生基本就接觸到凝氣功法,知道修煉打坐的是什麼,也就不會走。
張易一直忙的就是開發新專案,安置畢業生,讓他們修煉之餘有自己的科研專案,道場執行都是學生自己分配掉,根本不要多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