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易一直被稱為太極勇士的,多次使用太極拳技法打贏外國選手,這場對上本國的太極拳選手,一般人以為張易也會用太極拳,給大家奉獻一場太極拳的對決盛宴,結果張易只用三十秒就用很土的抱腰摔倒,然後接木村鎖降服對手,這還不算賤招嗎?
賽後面對記者提問,張易直接說:“對方是太極拳高手,我的太極技法對上他,能贏他,卻很麻煩,打他一個措手不及,然後快速降服他,有什麼問題嗎?說我用賤招的人應該想想,我們這是綜合格鬥的比賽,難道我還要在八角籠裡,跟他比太極推手嗎?”
誰敢說理由不充分?當然說賤招的,更多是虞夏拳迷,因為他們不爽。
今天的八場比賽,除了高建峰和孫靜打贏對手,其他都敗了,算上張易,有四場是用柔術降服虞夏拳手的。
國內四傢俱樂部和拳霸的對抗賽,2:6慘敗,當然讓拳迷很不爽。拳霸去年從自由搏擊中選人,結果只有張易脫穎而出,其他人全部敗北,今年初又招了四名柔術選手,都留到正賽時才上場,結果就贏了三場。
高建峰對手同樣是柔術選手,他卻沒有給對手機會。擺出摔跤姿勢,等對手撲上來,忽然抬腿膝撞,然後順勢踹臉,趁著踹暈對手後,很快KO獲勝。
孫靜的對手是女拳擊手,被孫靜一陣暴風驟雨般連踢,一點招架之功都沒有,拳霸教練喊認輸時,被裁判終止比賽。
湯米希望把丹妮再招回去,原因就是拳霸沒找到厲害的女柔術選手,當然,像丹妮這種很漂亮,深受廣告商青睞,柔術技巧還很高的女選手,本來就很少。他們碰到不珍惜,結果被張易撿了便宜。
丹妮加比賽錄影和動畫演示,就是頂級柔術教練,陸敏敏是學得最快的,明年暑假時,就會參加CFU,他退役後,會回來當格鬥教練。
比賽結束當晚,張易在星耀賭場酒店招待國內選手,酒席間,對他們說:“國內選手對於柔術還是重視不夠,如果換一個外國選手,我不會這麼輕易得手的,今天你們比賽也不會這麼慘,想要到這裡打綜合格鬥,必須技術全面,柔術是肯定要學會的,就算不用,也得學會防範,否則很吃虧。”
高建峰和吳二愣子兩人,除了練摔跤,還一起研究柔術,在國內巡迴賽上,他就是用柔術獲勝的,結果拳霸的選手把他當成柔術選手了,他擺個摔跤姿勢,對手就上當了。
孫靜雖然是腿法凌厲,平時也和丹妮一直練習柔術的,即使遇到柔術選手,也不會立刻吃虧,絕不像張易遇到的太極拳選手,對張易的木村鎖沒有一點防範。
這個選手是秦風的僱傭軍,他希望用他的太極拳技法,像張易一樣征戰綜合格鬥,因此張易給他上了一課,先洗洗腦袋再說,如果太極拳套路就管用,自己還發明天和十三式幹什麼?
打完比賽第三天,張易就回到虞京,開始給參加專案,剛剛回校的學生傳授練氣功法,這一次是在別墅一樓,利用學生晚上時間訓練三個小時,其他時間都和唐茹在樓上修煉。
唐茹從巡迴賽前回到虞京後,一直在訓練梁豔,她練拳練劍兩年多,又修煉到凝氣三層,現在自信多了,對於格鬥有自己的理解。
唐茹天生就有教練潛質,對於訓練梁豔有自己的理解,劍法的步伐訓練,比空手格鬥移動範圍更大,梁豔是練網球的,網球跑位已經成了習慣,更適合大範圍移動,透過大範圍移動調動對手,很容易就能尋找到戰機。
她訓練梁豔,只訓練劍法,就像張易當初訓練她一樣,讓梁豔用那些招式,隨心所欲對她發起攻擊,還特意選擇劍軟,讓梁豔的發力,不能像打網球時那麼用力。
只要熟悉軟劍的柔性,梁豔變招就不再那麼僵硬,發力也變得留有餘地,速度也就加快了。
張易速度快,怎麼打都行,對手細微變化,就能換一種打法,在教拳時變化太多,更適合指點秦松這些高手,並不合適訓練新人,看了唐茹訓練後,也就把梁豔徹底交給唐茹。
受唐茹訓練啟發,張易訓練王罡,也不再親自指點,只是刺出一槍,再收回槍,讓訓練部做成動畫,作為標準動作,給王罡參照比較,其他也不再管。
八極拳就是槍兵高手所創的基本功練習,不練好大槍的剛柔並濟,成不了高手。張易出槍,回槍的槍尖軌跡是相同的,出槍是一個弧線,槍尖像落葉球一樣,回槍時,槍桿抖動成弧線,從槍尖到槍桿就掃出了一個花瓶型防守範圍,剛好覆蓋自己的正前方,相當於在正前方偏上,舉著一個花瓶當盾牌,剛好能夠擋住正面的羽箭射擊。
王罡練槍也只練這一招,只要王罡出槍能夠這麼準確,回槍能抖出這種弧線,自然就懂怎麼打人。
幾個月下來,王罡每天扎槍五千多次,睡覺都抱著大槍,也就他這種變態體力和堅強意志,才能這麼堅持,現在扎槍已經很準,很穩,回槍時,抖出的弧線卻無法統一,還不能如意控制抖槍的幅度。
為了進一步說明抖槍作用,張易從衛生間拿了一把鞋帶,和七個小香皂,然後在門前樹上繫好,手拿大槍對王罡王欣說:“一個看好,一個拍好,這香皂太脆了,只能用一槍,你們馬上自己找東西掛,這種高度和寬度差不多就行了。我一槍扎最前面的香皂,回槍時,用槍頭撞碎其他六個香皂,回槍動作是為了破箭,能夠練成這樣,就不怕弓箭覆蓋,一直這麼練下去,能保證每次撞到四個,就可以上擂臺。”
張易說完,前後小叉步站立,把槍尖抬高到頭部高度,然後猛的一槍刺出,前面那個香皂炸得粉碎,緊跟著就回槍到頭部,後面六個香皂也被槍面打成碎塊。
這一槍動作太快了,王欣和王罡先後看了影片慢鏡頭,然後王欣就拿去做成動畫分解,王罡直接扛槍跑到後面小樹林繼續扎槍,他苦練幾個月,已經可以扎得很準,結果看了張易這一槍後,才知道差得很遠,他練不好回槍動作,也就無法發力自如,因此無法上擂臺。
扎大槍是眼中有假想敵的,出去時,槍尖從人頭高度,呈拋物線下降到腰腹位置,下降時還有細微的晃動,除了握槍者,誰也不清楚扎到哪裡,這就是大槍難防的原因了,上下左右,囊括整個上身,而且快如飛矢。
當年神槍李書文,可以槍扎蒼蠅,這個張易也能做到,但是李書文把槍扎進草垛裡,回槍時能夠從草垛裡,拽出整捆的草,這種力道的掌握,就很難練了,張易和他不是一個路數,就算能做出來,發力也是不同的。
王罡是練習八極拳的,基本功很紮實,欠缺的是攻防準確度和攻擊節奏,張易要求他對天和十三式招式掌握就行,不需要學會太極拳的發力,這對他很難。
在王罡學完太極拳套路和天和十三式後,就讓他專門練大槍。八極拳本來是練習槍法的基本功,透過練習大槍就能夠完美提升他所欠缺的。
王罡成不了李書文,如果回槍擊碎四塊肥皂,也算練到槍如臂的境界,離開大槍,到了擂臺這方寸之地後,他的手,肘,膝,腳都是槍尖,對手完全覆蓋在他攻擊範圍之內。
槍法永遠是衝鋒陷陣的,慣常一對多人,單人只是他一招內的對手,八極拳宗師沒有和人大戰三百回合的故事,從來都是一槍斃命。王罡不需要練習柔術還有其他技巧,找到目標,勇往直進,一招就能KO對手。
巡迴賽結束半個月後的一天上午,張易正在書房設計符文,忽然手機震動起來,看到顯示的是陌生號碼,張易忽然感到莫名的不安,本能的就沒有立刻接電話,等電話連續響了幾聲後,張易才接聽了電話,而且沒有像往常那樣搭腔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