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易到了不久,比賽就開始了,他正在擂臺邊觀看了不到一分鐘,旁邊也在觀戰的王姓裁判長問張易:“張老師,你怎麼看?”
這句問話看似隨意,其實也有考究的意思。臺上雙方選手實力接近,都是練的內家拳,一時還分不出勝負,
張易就對他說:“通背的實戰經驗相對豐富,楊氏太極選手有點遲鈍。”
王裁判長看到張易和他一樣看好通背拳選手,就比了個拇指手勢,意思當然是和他的意見一樣。雖然兩人都是太極拳,但是雙方發力方式,已經大相徑庭,但萬變不離其中,練的都是聽勁,都講究避實擊虛。對方礙著身份,肯定不會上手,只能透過眼力來比試。
這個裁判長多次獲得全國推手冠軍,擒拿功夫很是厲害,加上身材高大,力氣很大,張易大學剛畢業時,肯定不是他對手,不過現在嘛,已經用比賽證明過實力了,他對張易很客氣。
最後確實是通背拳獲勝了,楊氏太極拳的選手技法還行,不過功力不夠,招式動作意圖太明顯,被通背拳總能搶先一步,技法就使不出來了,結果當然不言而喻。
緊跟著是陳氏太極拳對六盤掌,六盤掌也是源自於陳長興,但是這選手確實沒有陳氏太極拳選手功力深,最後手臂被擒拿住,被裁判終止比賽,不然雙方較勁後,太極拳手一個轉身,他胳膊可能被拗斷。帶隊的六盤掌老師傅也沒有異議,比賽嘛,誰不能輸,技不如人不丟人,輸不起才丟人。
下面是女子比賽,大螢幕介紹身份,是譚腿門家傳弟子趙芸,是夏津體院畢業的,原來是短跑運動員,父親是威航遠洋的貨輪船長,她現在是修船廠的倉庫保管員,身高比孫靜稍矮,身材勻稱有力。
對手是蔡李佛弟子,在比賽中,還是拳擊動作較多,碰上身高和爆發力都佔優的趙芸,很吃虧,趙芸的低踢,剛好剋制對手下盤不穩,連續被擊倒三次,被裁判終止比賽。
王裁判長對著張易說道:“趙家這丫頭腿上很有力啊,譚腿功夫很正宗,我聽說練譚腿的,還有個女孩,技法更純熟,沒有參加選拔,聽說是拜在你門下了。”
他說的是孫靜,張易就解釋了一句:“嘿嘿,我和他父親關係不錯,被我搶先下手了。”
王裁判長點點頭,他看出孫靜不好對付,又有張易指導,到了巡迴賽時,他們的選手,不一定拿得下,才有此一問。
下面是心意六合對陳氏太極,又都是內家拳,看了半個回合,場面還是膠著,看到王裁判長看過來,張易笑著說:“心意六合選手很不錯,不過陳氏太極拳的選手技法更熟,逮住機會一招就分出勝負了。”
王裁判長點點頭說:“心意六合的防守還是不錯的。”
他的話很明顯,就是陳氏太極的弟子不會輸,不過得找到制勝機會才行。
他話音剛落,心意六合的弟子忽然就使出險招,雙手引開對手上肢後,出了一個正蹬,準備一舉拿下,這一腳出得突然,距離看起來也夠。
張易看到太極拳選手,有後退和含胸的動作,就知道比賽結束了。果然,太極的選手後退,含胸躲過這窩心腳,雙手已經搭在腳上,一個涮摔,心意的選手就倒地了。太極選手沒有放開對方的腳,一個側向跨步,往上有個坐的動作,裁判秦松及時制止了他,這真要坐上去,膝蓋就扭斷了。
下面又是女子的比賽,選手是詠春對趙堡太極拳,詠春的選手張易見過,叫文燕,當時天和皇朝爭霸賽上,梁祥軍挑出來的觀眾選手,最後被梁豔打敗了。
透過高建峰的關係,張易把珠南巡迴賽交給高建峰叔叔當教練的雲外天俱樂部,詠春厲害的幾個年輕選手,都在雲外天俱樂部,這次交流會,詠春只來了兩位老師傅觀摩,文燕和另一個選手都在北方讀書,就派過來捧場。
文燕贏得很輕鬆,比賽剛開始,一陣連續的正面衝拳,就把對手打懵了,然後孫家群就判定文燕獲勝,否則臉上要打破相了。詠春快打都是日字衝拳,兩條胳膊旋轉著前進,進攻時都有格擋的作用。
和一般直拳不同的是,他們格擋是切著進去的,用的鍥力,把對手胳膊擠開,這樣就不是推開對手了。他們自己的拳頭能打中別人,別人卻無法招架了,這種拳法原理很科學,實戰效果很好,如果鐵胳膊練好了,非常厲害。
這次巡迴選拔賽,每場比賽分為三回合,每回合3分鐘,真正打滿9分鐘的場次很少,好多都第一回合就解決戰鬥,綜合格鬥和散打不一樣,又不是正規比賽,裁判看到明顯差距,或者已經降服了,為了防止受傷,有權終止比賽。
不像那些正規職業賽事,被打個半死,硬撐著,逮住機會,一個重拳KO對手,居然反敗為勝了,這種橋段,在這種比賽中,絕不會出現。
上午最後一場是八極對形意,在本次大賽上,只設定80KG以上級,這八級拳選手是85公斤,形意弟子卻有110KG,大級別的選手,打起來就沒有那麼花哨了。
雙方拳腳相交,撞擊的聲音很響,形意弟子身材胖,動作卻不慢,對於上身的防守還是不錯的,八級拳的攻擊,都被他胳膊和腿擋住了,就算擊中他肚子,很厚的一層膘也緩衝了力量。
到最後,八極弟子連續兩個刺拳後的貼身靠,肩膀狠狠撞在形意弟子胸口,把形意弟子步伐撞亂後,再一拌一推,往上面一騎,舉拳做出下砸動作後,上午比賽也就結束了。
中午就在文化園的一個酒樓裡吃飯的,這是百年老店,文化園開業後,酒樓就把分店開進來,比總店面積更大,裡面多了很多老夏津的傳統飲食,他們要等總店的租金到期後,連老招牌都要拿過來的,這裡以後將會變成他們的總店。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真正總店位置早就被拆遷了,現在的總店是租用寫字樓下面的門面房,日常供應也主要是快餐客飯,味道已經變了,秦風建設這個文化園,第一批就找上他們,他們也是欣然同意入駐,為此花兩年時間,訓練了不少傳統飲食的徒弟出來,就是要讓老夏津裡的酒樓,重現百年老店的風采。
下午上場順序為:男子80KG摔跤對螳螂;女子60KG陳氏太極拳對夏津摔跤;男子75KG吳氏太極對孫氏太極,女子55KG陳氏太極拳對詠春;男子65KG八極拳對摔跤;男子70KG五祖拳對八卦掌.
下午,王裁判長照例和張易一起看比賽,選手一上場,他就說:“螳螂在這種擂臺上吃虧,遇到摔跤手就更加不適應了。”
張易是同意這個說法的,嘆道:“武術切磋大多數是點到為止,手上的功力,也就不太注重了,到了擂臺上,雖然可以抓了,點和啄這些招式也就用不上了,無法攻擊眼睛和咽喉這些禁忌部位,兇悍的螳螂手基本就被廢了,靠身法又躲不開摔跤的,確實是很難贏的。螳螂拳殺傷力很大,軍隊的搏殺術中,借鑑很多,實戰其實很兇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