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易就著茶臺重新泡茶,請秦風和婉姐喝茶,唐茹在案子邊上,看著劉芳裱糊,她沒有聽明白婉姐的話意,卻想起那次畫畫時,張易心情忽然變化了,那就是難過的,只是當時,他們都不瞭解。
能讓張易難過的事情,一定是大事了,唐茹都不知道該怎麼幫他。
他們幾個人,與其說是一起創業,不如說是,張易帶著他們往前走。
張易平時對他們指點,就是想讓他們進步大點,跟上自己前進步伐,早點成為芳總仰望的存在。
顯然,他們現在還差得遠,芳總現在對自己客氣,是因為張易娶了自己。
唐茹忽然想到一個很好笑的比喻,不禁搖頭失笑:自己不就是捆在大閘蟹上面的稻草嘛,賣出的是大閘蟹的價錢。
她不想當稻草,她要當賢內助,既然是天和道場的總經理,那就要把事情擔起來,不要再去麻煩張易了,他要忙的事情,已經夠多了,自己不會沒關係,找到下面懂的人就行了。
劉芳一邊裱糊,還一邊給唐茹講解,結果見到唐茹顯然走神了,就不再多說,專心開始裱糊。
婉姐說她裱糊不錯,是因為她對裱糊確實很在行,授業恩師已經去世,她是完全繼承了恩師的裱糊手藝,還能新增上自己心得。
等她把四騎士畫重新裱糊好後,再仔細看時,發現煙塵好像濃密了點。看得多了,就壓得人喘不過氣了,對比之下,四騎士顯得那麼的渺小,卻毅然決然衝上去。
芳總心裡想起了一個人,堂吉訶德。
張易把自己當成彷徨英勇的堂吉訶德了。
這幅畫,自己把玩很久,都看不出來內涵,原因就是自己關注點,都放在自己的幾個字上面了,確實是不知所謂了。
有了這種頓悟,芳總再看《烹茶敬師圖》,眼睛也不再盯著自己的利益了,一下子就看出很多內容,畫中五個人,三個正面的,神情惟妙惟肖,非常傳神,把主題確實勾勒出神韻來。
唐茹雖然只有背影,但是身材線條非常柔美,張易並沒有忽略她,而是把她最美好的部分,也表達出來了。
明明是五個人,讓人一眼看去,好像只有四人,張易是很容易讓人忽略的。
芳總忽然明白了:張易要表達的,就是沒有存在感。因為他是作者,描述的是他自己的視覺所見。
他看不到自己,烹茶拜師圖中,當然不應該有他,他又參與此事,也要放進去,結果就變成虛化的人物。
這也是明明畫了,卻讓人很容易忽視的原因。
這幅書畫所展示的,真可算得上書畫的頂級造詣了。
這兩幅畫仔細研究下來,芳總一下子就明白,自己繪畫,最欠缺的是洞察力,畫作才沒有內涵,其次是表現力不足,無法勾勒出自己所想。
歐陽大師說張易,是當世書畫第一人,一點都不為過,因為張易這兩方面,都已經登峰造極。只看看他的畫,都能讓人提高水平。
三個喝茶的,體會的是茶韻和心境。兩個看畫的,卻都從畫中有了頓悟和提高,這也是意外之喜了。
五個人到吃晚飯時間,才下去和其他人一起用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