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天霹靂
在強行將地主豪紳家的餘錢餘糧收走後,李仲允自知這治標不治本,絕非長久之計。今年各地的收成都不好,各地尚且自顧不暇,哪裡接濟得了渝州。而收來的錢糧也有限,終歸只是解了燃眉之急。因而,李仲允這些日子一直與餘慶華在渝州內來回考察,觀察水系,研究該怎麼開渠通流,引水灌溉。
渝州的北部有長江流過,盡管此時長江水也不豐沛,但絕對夠渝州那些莊稼存活了。但開渠引水所需的人力可謂相當之大,本來李仲允還擔心沒人願意,結果出乎意料的是百姓們爭著搶著報名,幹得一個比一個來勁。
李仲允看著這些,心裡不太是滋味。自古以來,百姓都是最底層被壓榨被剝削的人,若是趕上個似漢文、景之類的名君,他們的日子還稍能好過些。可明君畢竟是少數,大多數時候百姓們承擔著繁重的賦稅勞役,無人關心,無人在意。但即使如此,只要還有口飯吃,他們就還會任勞任怨地艱難地活著,他們向來是這世上最能忍耐的人,是這世人最好欺負的人,但也是能主宰這個王朝命運的人。
沒飯吃了,要餓死了,為數不多的糧食都被官府搶走了……怎麼辦還能怎麼辦反吧!
於是,官逼民反。
走投無路的百姓被那些豐衣足食的“正義之士”譴責為逆賊。可他們又有何錯呢他們只是想活著罷了。只要他們還有一口飯吃,他們就仍會老老實實地做牛做馬。可偏偏,總是有人連那一口飯都不願留給他們,那又憑什麼要求他們安分守己呢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而如今,這類現象已絕非個別,倘若是有一兩個毒瘤還好辦,可若是一整個都爛掉了,那該如何是好大唐的未來怎能不讓人堪憂呢
“三爺,皇上回信了。”餘慶華將一封看似普通的信交給李仲允。
李仲允下意識地就要跪下接旨,可當他看到那封信後卻怔住了。“不是聖旨”李仲允很是吃驚。
“不是,倒好像是尋常家書呢。看來皇上是真瞭解三爺的性子,這是真怕你擔心啊。”餘慶華笑了笑。
李仲允也淡淡一笑,緩緩拆開了信。
“怎麼樣皇上龍體可好”餘慶華看李仲允看完信後那副呆呆的樣子,不禁擔心地問。
“皇兄說他一切安好,不勞我掛心。”李仲允低聲說。
“那便好,三爺大可放心了。”
“可是……可是我還是感覺不好……心裡不踏實,我從前從來沒有這種感覺……”
“三爺啊。”餘慶華伸手撫了撫李仲允的臉頰,低頭在他的額上輕輕一吻,“別瞎想了,皇上福澤深厚,不會有事的。”
“嗯。”李仲允含糊應了,可他仍盯著信紙出神。這字跡雖還是他所熟悉的字跡,可分明看起來軟弱無力,怎麼會沒事
兩個月後。
“通了!通了!水過來了!我們有水了!……”
這一天,宮府外,一群激動的百姓歡呼著湧來,有的甚至喜極而泣。
“幹什麼,幹什麼!都離開!欽差大人正和各位大人議事呢,你們有沒有點規矩!趕緊離開!”官兵們呼喝著驅逐百姓,可人群卻像一堵牆般堅實,紋絲不動。而且越來越多的人湧了過來。
李仲允正在屋內審查著渝州的賬目,忽然聽到外面的陣陣人聲,便問身邊站著的餘慶華:“外面怎麼了”
餘慶華出去看了看,回來後向李仲允行了一禮:“回三爺,是百姓們聚到了官府外,說著水渠通水了,來給你報喜。”
“啊……通了”李仲允心中一喜,站起身。
“是,現在田地裡已經能流進水了。”
“好,”李仲允欣慰地笑了。隨即他看向下面的那些官員,收斂了笑容,淡聲道,“那今天先到這兒,散了吧。回去好好把這些賬目整理整理,你們也不看看這一年到頭有多大的虧空!就這幾本,”說著,李仲允把幾本賬目拿在手裡掂了掂,“你們造了多少假你們心裡清楚!別以為你們那些拙劣的手段能瞞得過我!滾!”
官員們如蒙大赦般地鬆了口氣,一秒也不敢多呆,灰溜溜地離開了。
李仲允嘆了口氣,疲憊地揉了揉額頭,向外走去。
“王爺!王爺!通水了!您聽說了嗎我們的田地有水了!”
“是啊!終於能有點莊稼活了!”
“這多虧大人給我們指了條明路,帶領咱們挖了這個渠,要不然就我們這腦子哪想得出這種方法啊。”
“小人們也沒什麼能感謝您的,就……自個家雞下的土雞蛋還請大人收下吧。”那人紅著臉,舉起一個籃子,裡面裝著五六個雞蛋。
“對,還有我們的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