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作為P島影片網站的負責人,從汪總那裡得知了虛擬主播的概念之後,便和團隊一起開發了能夠用普通攝像頭捕捉真人動作和表情並且將動作資料同步到虛擬角色的軟體。
而且這款軟體能夠和P島的直播系統完美對接。
同時還支援用快捷鍵做出一些人類做不出的誇張表情。
因為虛擬角色形象或者說動漫形象有很多表情和動作是正常人類無法做出來的,但是為了節目效果,這些較為誇張的表情和動作又必須得做。
除了動作捕捉軟體,方正還準備了許多演播室,裝置齊全,有著專業的直播裝置,比如好的收音裝置,音效卡,調音臺和推流裝置等,這些主播就在這些演播室工作。
為了動捕效果,使用的是專業的動捕攝像頭而不是普通主播使用的攝像頭。
現場甚至還有提詞器,直播手中也有手稿在,上面寫了今天的節目內容,以及各種意外情況的處置方法。
這套東西其實很早就準備好了。
但還有最重要的一步:主播的選拔和訓練。
這一步耗費了大量時間。
虛擬主播需要有被稱為“中之人”的真人扮演者,並依靠動作捕捉技術來實現中之人的虛擬化。
P島這邊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虛擬形象和人設已經設計好並且已經註冊,節目表也安排好了,直播中涉及到的背景音樂版權等問題都解決了。
還準備了各種預案來防止播出事故的發生。
可以說不管是軟硬體都準備得十分妥當了。
但是實際工作中還是得看主播的表現。
目前方正準備了三組虛擬主播形象和人設。
首先是語言問題,這些主播基本都能用兩種語言甚至三種語言進行直播,這是因為ACG文化圈非常廣泛。
雖然國內的ACG產品也不少,但大多數ACG文化產品都是國外的,而且還不只一種語言來源,一些作品的語言的梗是無法用國語翻譯出來的。
除此之外為了讓觀眾有種“亞文化認同感”,只能讓這些虛擬主播只說外語。
同時讓觀眾看著外國主播一步步學中文並且逐漸精通也有種另類的養成感,學語言這件事本身就非常有節目效果。
當然主要用中文直播的主播方正也安排好了。
這也是為了能覆蓋到更多的受眾。
雖然P島這個敵方是ACG愛好者的集中地,但是也有很多和ACG文化圈關聯很小的普通人。
所以主播要多,要雜,各自擁有不同的風格,儘量滿足不同喜好的觀眾。
然後就是這些主播的才藝問題。
第一批出道的虛擬主播裡,有精通跳舞或唱歌的主播,也有主打綜藝節目的主播。
有些本身就是繪畫或者唱歌的大佬,實力超群。
確保這些主播本身的硬實力足夠。
光是第一批出道的虛擬主播數量就達到了三十個,有男有女,風格和側重點都不同。
這些主播都經過了內部試播,確保這些主播能進入工作狀態。
現實主播或者說三次元主播的人設是對自己本身的修飾。
而虛擬主播是不露臉的,套的是一張好看的皮,這使得中之人實際是在扮演一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