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例又是在海上航行了3天,5月12日凌晨,陸逐虎一行抵達了新加坡。
雖然天還是黑的,但是早已經有一大群人在碼頭等待——看樣子也是等待多時了。
原來是早前回新加坡家中處理私事、入選了這次奧運會代表隊的後衛球員蔡文禮,帶著許多當地記者、攝影師以及愛國華僑們一起前來迎接的。
蔡文禮祖籍福建金門瓊林鄉,出生於新加坡,司職左後衛,效力於新加坡中華。雖然這屆參與選拔的海外華人球員也不少,但是選拔條件比較嚴苛,蔡文禮作為新加坡球員最後也是幸運地留了下來。隊友們開玩笑時說,帶著蔡文禮去柏林,就算不能上場踢球,也可以代表中國去參加田徑,搞不好還能得個牌啥的——他除了球踢得好,也是個優秀的田徑運動員,曾在1931年的全馬華人運動會上一個人奪得一百米、四百米、八百米三項冠軍及兩百米亞軍,算是非常全能。
蔡文禮歸隊,這屆國家隊的22人就算完全到齊了。
面對故國的來客,新加坡華僑也是非常喜悅和熱情,並安排了新亞大酒店供他們下榻。在海上漂泊了許久,終於有個不錯的地方可以休息,眾人都非常開心。
哈,感覺回到家了!
這一天沒有安排比賽和訓練,睡到自然醒之後——陸逐虎仍然是五點起,就叫小董小方兩個一道去吃早餐,吃了頗有名的咖椰吐司什麼的,又說中午要吃海南雞飯和福建蝦面,然後就在新加坡街頭瞎逛。
陸逐虎去過新加坡幾次,感覺就是——雖然大家都是中國人或者說華人,但他們沒怎麼把你當成大家是一個祖宗的來看。有點別人說的“香蕉人”,黃皮白心的意思。
不過在36年的新加坡,感受簡直是天壤之別了,聽說陸逐虎是從“國內”來的,熱情得不得了,簡直是見到親人了,再聽說陸逐虎他們是代表中國去柏林踢球的,更是振奮,買什麼東西都不收錢,還硬往他們懷裡塞。——“你們這可是代表我們中國人去爭取榮譽的,收你們的錢,死了都不好意思把墓碑朝北(故國的方向)啊!”
看似不可思議,不過想想也能理解——畢竟這個時候的新加坡,也算是“傳統華人”的一個大本營,“華僑旗幟、民族光輝”創辦了廈門大學的陳嘉庚、以及辦了海外第一所中文大學南洋大學的陳六使就都是新加坡華僑的傑出代表。
最開始來的中國人都是在國內太窮太苦、逼不得已出來做苦工的下層人民,真有一口飯吃,誰願意背井離鄉,來這麼遠的地方啊!
至於接受英式教育的新加坡“海派華人”最終戰勝了“傳統華人”,那就是很後來的事情了。
5月14日上午9時,“主教練”顏成坤也從香港抵達了新加坡。
出戰柏林奧運會的中國國家足球隊,此刻終於完整集結。
大家來到新亞大酒店的天台,拍了一張大合照留念。
最終,經過陸逐虎的“蝴蝶效應”,這屆國家隊的最終22人名單是這樣的:
門將(3人):包家平、黃紀良、周賢言
後衛(4人):李天生、譚江柏、麥紹漢、蔡文禮
中場(6人):陸逐虎、梁榮照、李國威、徐亞輝、陳鎮和、張顯源
前鋒(9人):曹桂成、馮景祥、李惠堂(隊長)、葉北華、鄭季良、卓石金、戴麟經、孫錦順、賈幼良
主教練:顏成坤
領隊:容啟兆
管理:黃家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