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尋既然覺得雲海大師關於行善的說法,大有道理,心中其實已經下了決心,無論如何,得替小寶多多行善。
他又問:“雲海大師,如果我替兄弟散財行善,應散多少財,散到什麼程度為好?”
雲海大師慈目微笑,“散財行善,自然是最好、也是最方便的行善方法,至於這個散財的度……當然也是多多益善,如果能散盡你現有的家財,那或許就能積下大福。”
李尋眉頭微微一皺。
小寶雙目一瞪,想開口說話,卻不知李尋是有意還是無意,剛好輕輕地伸手摸著他的羽毛。
小寶瞅瞅李尋,嘆了口氣,不說話了。
其實他想反問老和尚:你知道我尋哥有多少錢,敢妄言散盡家財?
“如此,謝過大師,我清楚了。”李尋緩緩道。
雲海大師目光中彷彿流露無上智慧,他繼續笑著說:“至於其他的行善方法,可見於日常諸事,無需刻意為之,尋到了,順手去做,那就好,或許你出了我的廟門,就能碰到做善事的機會,誰又知道呢?
但在行善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有些時候,看似行善卻是為惡,有些時候,看似為惡卻是行善,如何判斷,存乎一心,言盡於此,李尋施主只管去努力吧。”
“感謝大師!那我和我兄弟兩人,先暫時告辭了,等我為他行善積福之後,再來煩請大師出手相救。”李尋又道。
“好,李尋施主一路走好,老衲就不相送了。”
雲海禪師說罷,又回到蒲團前,竟當著李尋等人的面,重新坐下,然後閉目養神起來。
邊上的小比丘擺出送客的架勢,李尋朝著雲海微微點頭,轉頭離去。
李尋並不知,他和小寶隨著小比丘出了禪房的門,禪房內的雲海大師,突然又睜開了雙目,目光炯炯有神。
他似在思索。
又好像有些疑惑。
更像是有種莫名的驚懼。
良久,他輕輕搖頭:“看不透,真是看不透……沒想到道家一系,能出這等天才人物,可道家也不乏有能力的人,他們為什麼……”
看不透的是什麼?
無人知曉。
然後他又閉起了雙目,表情復歸古井無波。
……
李尋隨著小比丘走出禪房,朝著寺院的大門走去。
小寶突然莫名地嘆氣:“尋哥,其實想想,鳥這一輩子,能有尋哥你這樣的兄弟,真是知足了,沒別的要求了,就算我現在馬上去死,也再沒什麼遺憾。”
李尋一愣,“怎麼說這種傻話,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死?”
“其實,我是想說,尋哥你不用再為我去努力了,千萬不要去散財,那錢是你拼死拼活賺來的,不容易,這麼散去了,可惜得很。
你也別再為我去求人,我看不得你這麼求人的樣子,我心裡難受得緊。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我作為一個鳥,能活二十年,夠了。”
李尋驚訝地回頭,看看肩膀上的小寶。
小寶的雙眼,此刻竟有些莫名的紅。
李尋笑了。
“你個傻鳥,我這又算什麼求人?雲海大師是能人,能者為師,尊敬一些是應該的。
而錢這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錢賺多了有什麼用?終究還不得花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