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如此定下,嬴翌又對鄭允芝和孫聞道:“牧政院和御法院要及時跟進。”
“陛下放心。”鄭允芝和孫聞出列頓首。
黃宗羲此時出列道:“陛下要攻南越半島,不知以何理由?”
嬴翌早就等著黃宗羲,聞言笑道:“南越半島為神州自古以來之屬國。如今南越半島戰事頻繁,人民流離。又有西方諸夷壓榨。作為宗主國,大夏有責任駐軍南越半島各國,保護屬國子民。”
黃宗羲無言以對。
嬴翌笑道:“黃卿散朝之後,以朕名義發國書即可。”
“陛下此強人所難矣。”黃宗羲嘆道:“帝國要駐軍南越半島各國,其必不願意。如此陛下可以此為理由發兵攻伐。”
“黃卿所言甚是。”嬴翌哈哈大笑:“說來朕還怕南越諸國接受駐軍國書。若接受,朕反倒不好直接發兵了。”
“接受與否,都不能改變結局。”閻爾梅忽然道:“無外乎直與不直而已。不接受,直接打便是。接受,鈍刀子割肉慢慢來即可。”
嬴翌指著他笑道:“話不可說透啊。”
最後道:“今日朝會便則如此。諸文武下去之後,只管按照計劃行事。今年又是帝國大發展的一年,切莫放鬆。”
...
在大夏帝國一步一個腳印,自顧自發展之時,歐羅巴諸國已傳遍了大夏帝國的訊息。
這訊息或許令人惱怒,但同時也令人振奮。
惱怒者,在大夏帝國之強勢。去年五國使團回去之後,將簽訂的國書交上去,頓時令五國首腦憤怒不已。但使團帶回去的有關於大夏的見聞,更讓他們不敢輕動,不久後陸續接受了國書上的條約。
振奮者,則在於一個人口達到兩億的龐大市場向他們開放。那是一個有著無窮潛力的市場,有著無窮精美物產的國度。
能與之通商,對歐羅巴諸國而言,利大於弊。
當然,在惱怒與振奮之中,警惕更不可避免。使團的成員都是各國首腦的親信,其所見所聞必無欺騙之處。如果那個東方的國度真的有那樣強大,歐羅巴諸國該如何自處?
克倫威爾是圓顱黨黨魁,亦是英吉利如今的實際掌權者。經過數年的戰爭,克倫威爾等人代表的資產階級新教戰勝了英吉利國王查理一世,並已經囚禁他且即將進入最後的審判程式。
克倫威爾將簽上自己的大名和英吉利國家名稱的國書備份,將其中一份重新交給愛德華爵士,令其再返東方,交還國書。
與他一般無二的,其他四個國家的首腦也是同樣做法。
這一次去東方,不但有原本五國的使團,還有另外幾個歐羅巴國家的使團。人數達到二百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