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之對南越、南洋下手,朕更趨近先拿日倭開刀。”
嬴翌抿了口茶,對閻爾梅笑道:“南邊局勢複雜,且環境險惡,尚未能做好萬全之備。倒是日倭已在眼皮子底下,不能不取。”
閻爾梅道:“陛下英明。”
嬴翌失笑:“明擺著的事。日倭人口不少,若取之,獲奴隸以千萬計,此為其一。其二,日倭有大量帝國所需的原材呀!”
他道:“日倭對外貿易,付出金銀以船載車量,何來?蓋因其小小几個島嶼之上,多金銀礦藏,儲量幾不輸於神州大地。今帝國建設熱烈,所需金元合金的量極為龐大,金銀作為其原材,單是民間回收和加大力度開採,仍遠遠不足,需要更開新源。若能儘快拿下日倭,金銀原材的缺口便可得到緩解。”
閻爾梅一怔,恍然道:“原來如此。未料陛下思慮深遠。沒想到小小日倭,也有許多金銀礦藏?”
嬴翌笑著道:“朝鮮已並,日前遼東戰區傳報言已駐軍苦兀,早呈夾擊之勢。若再取對馬,待提備妥當大軍齊發,旦夕可至日倭本土,最多二三月,便橫掃之。較之於對南邊用兵,輕易不知幾許。”
所謂苦兀,便是幾百年後的庫頁島。前朝設奴兒干都司,苦兀就包含在其中,還曾在這座大島上設立三個衛所,即囊哈爾衛、兀烈河衛和波羅河衛。
至後期,這三個衛所便已形同虛設。及至於東虜崛起,大抵已無人再言。
嬴翌擊破東虜之後,遼東戰區朱炳琨揮師逐殺殘餘,至白山黑水轉破朝鮮,之後又揮兵繼續北上,前不久終於重新將苦兀島納入大夏統治,並於其上駐軍。
苦兀島的南端,與蝦夷島相望。所謂蝦夷島,便是後來的北海道。幕府將軍的所謂徵夷大將軍的稱號,針對的便是蝦夷島的蝦夷。
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再取得了對馬島,那麼形勢將更進一步。對馬島位於朝鮮半島與日倭本土之間的海峽中,一直是日倭是長崎的屏障,對外之門戶。一旦拿下對馬島,日倭屏障頓失,南北夾擊之下,橫掃易也。
閻爾梅心中一轉,已是瞭然,卻道:“陛下,那對馬乃日倭門戶,怕是不會輕易割讓。”
嬴翌笑道:“這是自然。誰願意把自家大門口讓給別人?左右不過是一步閒棋,莫非沒了對馬島,朕是軍隊便攻不過去?當下還未準備妥當,與日倭扯一扯皮倒也無妨。能取之則好,不能則罷。”
南北夾擊自然是好的,但未必要對馬島。以海軍的強勢,有沒有對馬島,日倭都抵擋不住。
閻爾梅瞭然。
帝國初立,百事繁繁。既要整頓內部,又要著眼世界。自然許多事,不是一時半會可以準備妥當的。
對日倭的出兵,嬴翌不需要什麼理由。這一點雖然為朝中不少大臣詬病,但也無可奈何。在早前商討如何增加人力以促進內政的方略的時候,對外征伐的事,便已提上日程。
不過幾個月下來,尚未準備妥當。
原本若日倭不派使團來使,時間到了,嬴翌一聲不發,直接出兵就是。如今既然來了,嬴翌也樂的扯皮。
扯來扯去,尋個由頭把責任推到日倭頭上,這樣朝中大臣便也沒有詬病之處了。
而這些,德川光友是不知道的。
正如嬴翌所料,被斥退之後,德川光友茶飯不思,第二天便開始頻繁拜訪朝中大臣。
從易閣天官鄭允芝開始,有名有姓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厚禮奉上,一一拜訪。祈盼能說動他們,在嬴翌耳邊吹些風,同意德川幕府的懇請。
厚禮沒幾個人收,只是應承可以在嬴翌面前提一提。這讓德川光友十分忐忑。但又無可奈何,只得留在驛館裡焦急的等訊息。
不久之後,不知哪個大臣給德川光友提了一句對馬島的事,然後這事就納入了談判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