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韓樹。
當初趙昱去南陽採獨山玉的時候,那個山下韓家村的少年。
幾年不見,已經長大了。
沉穩的氣質,方正的面孔,非同一般的氣度。
韓樹神色激動,三步並作兩步,推金山倒玉柱,拜倒在趙昱面前:“老師,您...可好!”
趙昱欣慰含笑:“好,好。為師歷來都好。快起來吧。”
然後看向隨後進來的曹孟德。
曹孟德並不以韓樹率先他一步進來而感到生氣,他更欣賞這樣的人。對父母師尊,這是孝道。一個不孝的人,是沒辦法取信於人的。連自己的父母老師都不孝順尊敬,其人品還有什麼可期待的呢?所以自古以孝為本,百善孝為先,並非沒有道理。
曹孟德欣賞有孝心的人,忠義的人,甚至可以忽視其不敬。
他笑道:“我說南陽怎出了個大才,短短一年時間,子孝向我推舉了不下五次。沒想到見面一問,發覺竟是先生的弟子。恍然大悟,恍然大悟啊。”
趙昱一邊催動法力,緩緩淬鍊五行陣旗,一邊笑道:“當初去南陽採玉,遇到這孩子也是機緣,就順便傳授了些皮毛。”
韓樹道:“若是沒有老師傳授,弟子便是坐井觀天的小兒!”
趙昱當初傳授韓樹,多是武道修行。但半個多月的相處,也傳授了一些其他的理念和知識。
所以韓樹這麼說並非有差。
趙昱笑著點了點頭:“你既然出仕,那就好好做。以後遇到疑難,就來別院,為師與你解惑。”
終歸是弟子,趙昱也沒有盡到應有的責任,既然再次相遇了,那就這樣吧。
“多謝老師!”
韓樹高興不已,連忙站到趙昱身後,如童子一般。
這時候趙昱才看另外兩人。
這兩人,皆是道裝打扮,道袍芒鞋,清淡利落。一個鬚髮皆白,一個黑髮童顏。但都是上了年紀的人。
“這兩位是...”
兩個老道士此時早已傻了眼,呆愣愣的站在曹孟德身旁,如石像一般。
曹孟德等人見慣了趙昱的神奇,免疫許多。而這兩個老道士,卻沒有這份免疫力。
趙昱又正在煉器,五行陣旗懸空沉浮,寶光微微,如何能不震駭人心?!
早已是腦子一片空白。
曹孟德笑眯眯的看了眼兩個老道士,才把目光聚焦在五行陣旗上,目中神采閃爍,口裡道:“這位是天柱山烏角先生左慈道長,這位是會稽琅琊宮于吉道長。”
趙昱頓時明瞭。
那身材清癯高瘦,鬚髮烏黑的道士,就是烏角先生左慈。左慈是漢末時代極為出名的一位道人,常年在淮南天柱山修行,後世傳聞還曾戲耍過曹孟德。
至於那鬚髮皆白,身材稍矮略胖的道人,便是琅琊宮于吉,亦即是在原本歷史上,被孫策殺死的那個道士。
這兩人都是黃老道家在這個時代最為有名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