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側程昱不贊同,道:“劉公山志大才疏,他做刺史,是萬民之禍。主公,你來做這刺史,統領兗州,才是大勢所趨。何必婦人之仁?”
夏侯惇曹洪等人,也齊齊贊同程昱:“大兄,程先生所言甚是啊。”
“不必多言。”曹孟德拂袖道:“我要取兗州,卻不會坐視劉公山死在黃巾手中。”
趙昱與程昱對視一眼,不禁齊齊失笑,便也不糾結於這話題。
趙昱轉言道:“如今高產良種在手,便要加緊推廣下去。伴隨水利設施,水車水渠,道路交通,都要開始著手去做。這趙莊畢竟不大,恐怕難以供應,孟德還須再建一個工場,多募工匠,燒製水泥、製造水車、鍛造鋼鐵。隨之而來就須得大規模開採礦藏,萬事皆才起個頭,不能大意才是。”
“萬事開頭難,先生這裡開了好頭,我曹孟德若再做不出個模樣,豈不是貽笑大方?”曹孟德信心滿滿:“至於再立工場,我看不必,這裡一切皆是先生所有...”
趙昱聞言,神色一正:“孟德先聽我說。”
“我是什麼人,孟德知曉。這水泥也好,良種也罷,鋼鐵水車,都不過身外之物。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要來做甚?我早等你來,便要把這莊子交給你,什麼亂七八糟雞毛蒜皮,我才懶得理會。”
曹孟德欲言又止。
趙昱拂袖又道:“以後這等事,你不要多提。再多說一句,我轉身就走。”
曹孟德頓時閉口不言。
卻房裡眾人,皆目露感嘆之色,程昱道:“趙先生實在國士,我不及也!”
趙昱混不在意:“你們別把我當成木胎供起來就好了,其他的都無所謂。”
就對曹孟德道:“你儘快找個人來接手,我樂的一身輕鬆。如今有高產糧食打底,什麼事都好做。趙莊的名頭,我已暗暗讓人傳出,許多百姓都十分羨慕。推廣良種,必定沒有阻礙。”
任何新鮮的事物,總是讓人不放心。尤其關於根本的農業,往往有新作物,都需要長時間的潛移默化,才能推廣開來。因為百姓承受不起任何損失,他們寧願保持原樣,也不願接受新事物。
所以必須要讓他們看到新事物實實在在的好處,而趙昱在確定曹孟德能入主東郡之後,就已經開始在暗中宣揚。
莊中的莊戶,就是主力。只有他們的話,才能讓同為百姓的其他人相信。
如今不但許多百姓渴望著趙莊,連城中豪強,甚至都難以按捺。要不是趙昱已今非昔比,連城中兵卒,都被趙昱掌握,怕是趙莊不知被‘盜賊’光顧了多少次了。
眼下曹孟德到了,這些麻煩事,就交給曹孟德去搞,趙昱懶得跟人鬥來鬥去的,煩。
說完這句,趙昱又道:“至於良種外流的事,孟德也不必在意。這天下,終歸是要歸一的。誰得了良種無所謂,只要讓百姓知道這是曹公的良種,不必在意勢力問題。百姓總是記得你的好,那就夠了。而且推廣良種,用強制手段,反倒不如他們自己來,效率反而更高。因此這段時間,偷偷摸摸在莊田外圍挖土豆的,我也沒管。”
聞言,曹孟德等人都大笑起來:“先生所言,正是道理。”
程昱不禁道:“那這宣揚之事,就是重中之重。主公為百姓計,良種傳遍天下,此仁義之舉,必使賢才歸心,百姓敬仰。”
“怕是有些人,還要以為我曹孟德是個傻子。”曹孟德點頭之餘,笑呵呵的。
“那便是鼠目寸光之徒,不足道哉了。”程昱道。
說了良種這一根基,趙昱又說到水泥:“水泥用途廣泛,建城池、修道路,各種公共設施,都必不可少。孟德須得多募工匠,如今倉庫中囤積的,怕是用不了幾次。”
趙昱道:“良種可以傳開,但水泥和精鋼,卻須得保密。如果落入他人之手,說不得便是大害。”
曹孟德深以為然。
“精鋼煉造,水泥燒製,工序我都分的清清楚楚,能以最少的人,把效率提升到最高,還能起到相當的保密能力。如今錢有琉璃、肥皂,糧有良種打底,基礎建設有水泥,兵甲鋒利堅固,則有精鋼...”
趙昱不厭其煩的囑咐,讓曹孟德頗為感動:“有先生一番操勞,我曹孟德若是再不成大業,乾脆去投河自盡算了。”
隨後趙昱便搬出了趙莊,從新回到城中小院居住。至於如張望王田百里師等人,乃至於典韋,都全部移交給了曹孟德。一時間,又孤家寡人了。
而曹孟德果然沒有讓趙昱失望,在程昱的輔佐之下,良種的推廣,各種公共設施,道路水渠,城池修復,都有條不紊的開始進行。
而曹孟德自己,則在數日之後,以夏侯淵鎮守濮陽,自己則帶著夏侯惇等人,引兵一路往兗州東部,襄助劉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