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昱實在兇橫,這些老賊一個個駭的面無人色,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了,誰還理會馬守應?
些老賊見趙昱追來,登時一鬨而散,只把個馬守應晾在當空。
趙昱大笑一聲:“賊便是賊,不知禮義,不知忠孝,全然禽獸。馬守應,還不束手就擒!”
馬守應嚇得膽汁都要噴出來,卻畢竟惜命,只把一口匕首去插馬屁股,飛奔往西門而逃。
趙昱緊追,卻也不慌不忙,沿途賊子,一概打死。
正好就追到了西門處。
西門早亂,城門大開,馬守應策馬奔出城門,還不待鬆一口氣,登時面如死灰。
只見到城門外,三千明軍結陣以待,把個城門口圍的是水洩不通。任憑一個流賊衝出去,便是一陣箭雨、槍子招待。
這城門外,流賊屍首,不知已有幾百幾千具了。
馬守應絕望了。
他看了看那嚴陣以待的明軍軍陣,又艱難的回頭,看見趙昱策騎,就要到近前。不禁一個搖晃,差點一頭栽下馬背。
卻緩緩下馬,就地匍匐。
賊首之為賊首,不單單兇暴,還要狡詐。
便譬如那獻賊張獻忠,也曾被朝廷大軍圍剿,山窮水盡之際,一句投降就了賬了。然後等到時機,又揭竿而起,在此流毒千里。
馬守應已到絕境,若想秋活,大略也只這一條路可走了。
在他看來,活捉了他,或者招降了他,功勞比殺了他應該要大一些。這個遼東來的殺神,一定會心動。
趙昱果然沒有立刻殺他。
策馬到近前,翻身下馬,一腳把老回回踹翻在地。然後對城外大軍喝道:“大軍分出一半,入城收降流賊!”
然後一把抓起老回回,翻身上馬,調轉馬頭,又入城殺回去。
及至於午時,壽州戰事終於塵埃落定。
就在城中,流賊自也有校場。
那校場中,兩萬餘流賊,皆跪地匍匐,周遭明軍明晃晃刀槍林立,虎視眈眈。
趙昱提著老回回來到點將臺上:“爾等從賊或有不得已之緣故,然則流賊流毒,禍害千里,不得不罰!”
謂嚮導道:“你自領兵一千,坐鎮壽州,問罪流賊,一一審問。按罪責,或殺或剮。”
嚮導實則乃是太子培養,在趙昱攻打流賊的過程從,不但起到告知情報、引導方向的作用,戰勝之後,也留下來作為處理後續事宜的人物。
那嚮導也是個秀才,而且既為太子培養,自然也是有些能為。
聞聲笑道:“將軍放心,在下已有計策。”
趙昱點頭:“心裡有數便好。這些流賊之中,罪責輕的,正好拿來做工。如今天下混亂,太子要扭轉乾坤,人力物力,都有需求。”
話點到為止,趙昱不多說。
卻就把個馬守應擲在腳下,大喝一聲:“死!”
馬守應大驚失色。他自以為,被俘之後,能逃得一命,卻哪裡想到,趙昱要在這裡結果了他!
登時告饒。
趙昱哪裡聽他?
只拿起鐵錐,一錐下去,把個馬守應打成了肉泥,半邊全數石頭壘築的點將臺,都被打的塌陷下去。
“賊首流毒,死不足惜!這,便是下場!”
場中流賊,噤若寒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