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哪裡知道,趙昱便是宰殺韃子精騎,也是砍瓜切菜。區區流賊,便是老營,又算什麼?
也不多做解釋。
一路無話。
懷遠距離壽州,也不過百十里的路。夜行百里,對趙昱麾下的這些兵卒,已經不算是難事。從遼東過來,哪一夜不曾行軍百里?
眼看壽州在望,天將麻麻亮。
趙昱揮軍止步。
“傳令下去,修整一刻,讓兵卒們吃飽喝足,等我命令。”
“是。”
於是大軍便藉著一片樹林和黎明前的夜色的遮掩,各自修整不提。
所謂兵貴神速,不單單在行軍、攻伐的過程中。不論平素吃喝拉撒,也要講究一個神速。神速不是說說就有了,正是平素的這種習慣,才能造就戰時的神速。
一刻時間,對趙昱麾下這些兵卒而言,吃喝拉撒完了,還能眯眼休息一會兒。
很快,天色上來了,麻麻亮。
趙昱的軍令,下來了。
一萬大軍,趙昱自領了一千一百人。其中一百,便是張統領所率的趙昱親兵精騎。另外九千人,則分作了三部,分別交由三個將官直接統率,以楊和居中協調。
壽州只有兩座城門,一東一西。
趙昱的戰術十分直接,先由兩部各三千兵馬,一部繞道西門,堵住出路,一部便在東門設伏。
剩下三千,則居中接應。哪裡出了問題,這三千人馬就去哪裡。
至於趙昱,則領一千一百精銳,直破城門,殺入城中。
壽州城的地理位置,實則易守難攻。城東外,有一片泥沼,若大軍進攻,殊為不易。而城西外,則有山林。一旦流賊從城西逃走,入了山林,就不好追擊了。
所以堵門的兩部大軍,東門處,則在泥沼之外設伏,待得趙昱殺入城中,有從東門逃出城的流賊,便遙遙以弓箭、火器擊之。反倒使得東門泥沼的弊端,成了有利的條件。
西門的,則直接堵住門口,務必不使流賊逃竄山林。
待得一切妥當,天色已經將要起來。
不過正是深秋初冬,下了水霜,有濃霧,卻也是件好事。
大略卯時中,各部大軍回報,皆已就位。
趙昱從馬車上提起鐵錐,翻身上了馬背,身後,一百精騎、一千精兵,已做好萬全準備。
趙昱戴上頭盔,回首喝道:“記住本將的吩咐:城東道路狹窄,泥沼險惡,易守難攻,精騎緊隨本將,步卒待本將擊破城門,流賊大亂之時,再隨後殺來!”
“喏!”
“好。”趙昱點了點頭,舉起鐵錐:“隨我,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