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秦王的吩咐,下面的官員自然是不敢反駁,立即就按照他的吩咐去執行了,而且這位官員本身也對於姬昌不做任何回覆心中也有著氣,要知道大秦自從和大宋之間的那一戰成名之後,什麼時候受過這樣的委屈,他們這些大秦官員無論去哪個王朝都是飽受禮遇,從來沒有任何王朝敢怠慢他們。
另一邊正全速前進趕去馳援王翦的大軍在收到秦王令之後同樣毫不遲疑地執行了下去,立即便有數艘空行戰艦脫離了隊伍,爆發出來遠超其他戰艦的速度飛速衝向大周,即便是在天塹之地也沒有任何減速的意思,直接就在天塹之地攪了個天翻地覆。
要知道天塹之地中蘊含的都是玄黃之氣,一般的樓船都只能緩緩而行,因為根本承受不住玄黃之氣翻騰而形成的壓力,可是現在從大秦空行戰艦毫無壓力的在玄黃之氣中衝刺便可以看出來大秦的戰爭樓船又進行了升級,就連這天塹之地都無法對它造成任何壓力,這也就難怪大秦能夠有底氣直接對大周動心思了。
這戰艦速度飆升起來之後,前後不過一個時辰不到便直接衝出了天塹之地,直接抵達了大周邊境之上,然後沒有任何遲疑地便直接一頭扎進了大周境域內。
這個時候道門人針對王翦大軍的攻擊已經持續了不短時間了,而王翦一直都在收縮兵力,希望自己能夠再拖延一段時間,所以一直沒有動用手中的卷軸,他就是希望能夠拖延到援軍抵達。
王翦知道只要自己這邊沒有訊息過去,王朝那邊肯定會派遣援軍過來,只要能夠拖延到援軍抵達,他手下這些將士們才有希望活下來一些,一旦他動用了手中卷軸的話,這些將士們就算活下來了,最終也沒有什麼意義,所以他在竭力支撐著,就是想要給將士們留下一份希望。
只是道門這些人構築而成的法陣太過強大了,哪怕王翦想盡一切辦法支撐,在三清法陣強大的壓力下,他手下的大軍一直都在被壓著打,不斷的有傷亡出現,而且死傷的趨勢越來越大,所有將士們雖然心堅如鐵,但是看到身邊的同伴不斷倒下,他們終究不是毫無感情的機器,情緒也漸漸受到感染變得低沉下去,整支大軍計程車氣都變得低迷了起來。
王翦只能藉助自己的靈兵虎符給眾人不斷加持,讓眾人的情緒略作提振,不過虎符的效果雖然人情緒的低落顯得越來越無力起來。
王翦只能不斷收縮兵力改變陣型,讓眾將士穿插交換著對手,不至於因為身邊同伴的倒下而變得萎靡不振。
只是這樣的手段起到的作用其實也十分有限,眼看著就要步入絕境之中,幾次王翦都要狠下心來動用卷軸,但是他心中的不甘又讓他下不了這樣的狠心,就這樣一步一挨,竟然奇蹟地讓他堅持下來了小半個時辰,只是整支大軍的傷亡已經達到了小一百萬了,這個代價著實不小了。
基本上每一位將士身邊都至少損失了一到兩位戰友,這樣的打擊讓整支大軍都陷入了一片哀色,不少將士們的情緒已經瀕臨爆發的邊緣,只是大家心中的悲哀和憤怒都強忍著,有種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的味道了。
王翦自然也知道自己手下這支隊伍已經快要面臨極限了,也許崩潰就在下一個瞬間,因為大家眼中都看不到希望了。
王翦緊了緊手中的卷軸,抬頭盯了遠處漠然而視的神女一眼,他知道只要自己開口說一句願降,就能夠將手下這些將士們輕鬆保下來。
只是這樣一來整支大軍的靈魂也將隨著他這句話徹底葬送,所以他怎麼也說不出口。
神女似乎感受到了他的目光,眸光一凝便和他的目光對上了,甚至還衝他為不可查地點了點頭,彷彿是在問候一樣。
只是王翦對上那雙清澈的眸子,卻突然就沒來由地覺得一陣羞愧,趕緊轉頭再次認真操控著將士們和道門對陣,顯然他是不可能說出投降之言的。
王翦現在是左右都是為難,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和道門人糾纏下去,心中已經暗暗下定了決心,就算是死自己也必須和眾將士們死在一起。
人生除死無大事,心中有了決斷之後,王翦也就沒有那麼多的心思,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和道門的對戰中去。
雖然道門人隨著對法陣的掌控越來越嫻熟,法陣產生的壓迫越來越濃烈,以至於王翦手下的整支大軍隨時都有崩潰的危險,但是整支大軍展露出來的那股韌勁真的是太驚人了。
大家總覺得就要崩潰了,但是偏偏王翦手下這支大軍就是不崩,那份扣人心絃的驚險刺激,就算是一旁觀戰的趙鏑的心緒都忍不住為場中的戰況牽動,心潮起伏之間都是伴隨著王翦大軍的一些細微變化而來的。
有種人生大起大落的超級刺激感。
趙鏑時不時心中都有種直接動手將王翦整支大軍收入自己神鼎的衝動,不過趙鏑也知道自己最好不要這樣做,否則,接下來可能就是他和整個道門還有姬昌之間的大戰開端了。
這個時候趙鏑已經看出來了,神女和姬昌這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將大商、大夏和大秦捲入到他們早就安排的套圈中來,這是要將三大王朝一網打盡的節奏。
自己這小胳膊小腿的,如果敢隨意出手攪亂他們的佈局,恐怕他們真的會和自己拼命。這兩位可是敢鯨吞三大王朝的存在,趙鏑可不相信他們只有現在展露出來的這點實力,自己就算是天命之子碰上這樣的存在也未必能夠吃得消。
趙鏑此時心中都帶著點小慶幸,還好這兩位的注意力沒有投在自己身上,否則,自己就算不死恐怕也真要脫層皮。
只是對於他心中也比較欣賞的這位大秦名將趙鏑也只能在心中默默道了個歉,表示自己愛莫能助了。
事情牽涉太大,即便是膽大如趙鏑也不得不衡量一番利弊,最終選擇默默旁觀了。
畢竟現在的趙鏑本身就已經身處局中,他也不得不為自己考慮一番。如果是趙鏑還處於暗處的話,那他出手偷偷幫王翦一把還無所謂,畢竟有神鼎相助,他想要逃過有心人的眼睛並不是難事,只是現在趙鏑已經在明面上了,只要他稍有異動肯定就要被神女給盯上。
為了一個王翦他實在是犯不上,就算王翦最終被殺,他還能夠透過神鼎將對方復活,最終王翦還是要為自己效力,只是想要有大用可能需要給了一定的時間訓練出來一支強軍而已,這點時間趙鏑還是等得起的。
王翦心中既然已經有了決斷,那他也就不在乎大軍的傷亡情況了,大不了大家一起死在這裡就是了,所以他在道門的步步緊逼之下,終於還是決定動用卷軸了。
他不僅要動用卷軸,而且還要給道門一個深刻的教訓,既然對方已經殺了自己這麼多的兄弟,以牙換牙以血還血想來就是軍人的原則,所以王翦打算將這些手中沾染上了自己兄弟之血的道門人全部留下,因此他全副心思都用在了戰鬥之中,他要創造一個有利的條件,直接將這些道門人全部悶死在自己隊伍之中。
對於戰鬥每一位優秀的將領都有一種超乎尋常的直覺,知道如何把握最有利的時機給對手製造最大的殺傷力。
現在王翦就挖空了心思想要給道門製造一個最恐怖的反擊,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將道門這些人全部斬殺,哪怕為此付出自己和所有將士們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道門這些人自然想不到就在他們節節勝利之時,危機已經悄然到來,他們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不斷向著王翦大軍施壓,每一擊都能夠造成王翦大軍的傷亡,這種酣暢淋漓的打法讓他們興奮到戰慄,也讓他們藉助著王翦大軍的傷亡宣洩著心中壓抑已久的怨憤。
所有道門人都覺得接下來就是他們不斷壓縮王翦大軍生存空間,讓他們在絕望中掙扎然後死去的過程,根本沒有想過自己王翦還能夠打出一場絕地反擊戰來,就連道門那些聰明人都沒有在意王翦手中的那支卷軸,也沒有想到過自己擺出的三清法陣會在這樣一個小小卷軸面前直接被硬生生擊潰。
道門人在壓縮王翦大軍的過程中體會到那種復仇的快感之後似乎對此有些沉迷了,以至於讓他們紛紛放棄了直接覆滅王翦大軍的打算,他們就喜歡看著王翦大軍在絕望中的掙扎,所以一個個只是不斷催動法陣的威能,卻沒有全力出手進行攻擊,如同鈍刀割肉一樣一點點地壓榨著整支大軍,就想要看到他們徹底崩潰的情形。
這是道門人大部分人的心思,所以道門人算是手下留情了,只是這種留情有些殘忍,這樣整支大軍才能夠危而不潰,在王翦的虎符加持下一次次的挺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