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吳縣。
提起蘇州,就不免讓人想起虎丘山。
作為蘇州的地標性風景,虎丘原本名叫海湧山。
相傳上古時期,這裡是一片大海,海中島嶼林立,虎丘山最為矮小。每逢潮起潮落,虎丘若沉若浮,若隱若現,於是就有了‘海湧山’這個叫法。然而,在春秋時期,吳王闔閭與越國交戰,因傷重而死。他的兒子把他葬於虎丘,據說下葬三日之後,有人看到一隻白色的老虎蹲在山上,於是就把海湧山改名為虎丘山。
而虎丘山裡,也有兩個非常著名的景物。
劍池就是其中之一。
之所以叫‘劍池’,也有各種傳說。
如果從上鳥瞰,池若長劍,故而名為劍池;也有人說,吳王闔閭死後,將三千名劍殉葬,所以才叫做劍池。甚至,還有傳說,這劍池就是吳王闔閭墓的入口。
虎丘崖左,有篆文‘劍池’二字,據說是王羲之所書。
月光皎潔,照映在刻有‘劍池’二字的崖壁上,恍惚間似有三千劍氣瀰漫縱橫。
崖前,站立一人。
她一襲黑衣,不過衣服略顯寬鬆,更襯托出身材和體態的嬌小。
風吹來,拂動黑衣獵獵,在月光的沐浴下,宛如要乘風歸去的仙人一般。
“阿梅,久等了。”
一個柔弱甜美的聲音響起,從遠處走來一個女人。
她身穿水藍色襖裙,在胸下束腰,外面則罩了一件半臂。
如果楊守文在這裡的話,一定能認出那女人正是吳縣蘇家的蘇娘子。
她步履嬌柔,款款而行,若風中擺柳。加上她體態嬌小,讓人不由得生出憐惜之意。
黑衣女人轉過身,朝蘇娘子頷首示意。
“能在此欣賞右君神蹟,就算多等些時候也無妨。”
“此處風大,不如我們換個地方說話?”
“算了吧,就在這裡,我會感覺比較安全。”
黑衣女子說完便沉默了。
而蘇娘子也沒有強迫,微微一笑後,輕聲道:“皇泰寶藏已經被找到,裡面有價值四千萬貫的黃金,準備運往神都。”
“什麼時候?”
“現在他們正在清點,如此鉅額黃金,估計不會一次性運送。
據阿郎傳信,估計會在九月末押送第一筆黃金離開。阿郎的意思是,放過第一筆黃金,咱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後一筆黃金上。這樣一來,風險會相對減少。”
“那豈不是說,還要繼續等待?”
“怎麼,捨不得你那個徒弟了?”
黑衣女子聞聽,原本清冷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暖意。
“我如果耽擱太久,會耽擱了幼孃的築基。
這件事,最好還是儘快結束,我還要前往蜀州,請阿竹幫忙……不能提早一些嗎?”
“這個,我會與阿郎商議。”
蘇娘子說完,話鋒突然一轉,輕聲道:“阿梅,你真不打算考慮一下阿郎的建議嗎?”
“什麼建議?”
“就是幼孃的事情……”
黑衣女子頓時激動起來,厲聲道:“這絕無可能!誰也別想把幼娘從我手中搶走,她是我的孩子。”
“可你要知道,當初你是從楊守文手裡搶來的幼娘。”
“哪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