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禪房後,明十三取下頭上的帷帽,擺放在只剩下一半的禪床上。
她走到了門口,看著屋外連天的雨幕,嘴角微微一翹,那臉上頓時浮現出一抹笑意。
楊守文則坐在一旁的地上,從竹筐裡取了一塊毛巾,把臉上的雨水擦乾。
他正好看到了明十三臉上的笑容,心中不由得愣了一下,旋即就明白了其中奧妙。
難道說,明十三已經算到了這場大雨嗎?
其實,看著天氣就能猜出端倪。
可是明十三顯然是早有準備,令楊守文頗為吃驚。
聯想到明十三出家人的身份,他突然有一種頗為奇特的想法:莫非她能呼風喚雨?
想到這裡,楊守文忍不住笑了。
好吧,明十三就是個出家的小丫頭,又不是那智幾於妖的諸葛孔明?
這年月沒有什麼氣象預報,人們大都掌握著一些判斷天氣的小手段。而這其中,出家人更加精通。所以在野史中,經常會出現出家人呼風喚雨的那種橋段。
“好了,不必再裝了。”
楊守文詫異抬起頭,嚮明十三看去。
“這麼大的雨,那隻鷂子也該回去了……這周圍也沒什麼地方可以藏身,你大可以在此說話。”
“可以說話了嗎?”
楊守文聽罷,長出一口氣,把毛巾放下。
明十三也不理他,而是站在門口,輕聲道:“這場雨一時半會兒不會停息,這樣一來,咱們就有足夠的理由留在這裡。這也是我為什麼催促你行動的原因,如果來晚了,說不得會被淋成落湯雞呢……咱們今晚,就在這裡觀察,尋找對方的下落。”
“明秀不是說,金雞石下游仙眠嗎?
你知不知道,這島上有什麼酷似金雞的景物?”
明十三掃了楊守文一眼,“所謂金雞、玄龜、老龍頭……說穿了只是人們的個人觀點。明老四說‘金雞石’,可能是他自己覺得像而已,你我卻未必會看出來。
他既然讓我們先找西風禪寺,絕不會無的放矢。
咱們就在這裡,等著那‘金雞’出現。也許,只有在這裡,才能看到那隻‘金雞’。”
說完,明十三露出一副‘你什麼都不懂’的表情。
楊守文發現,眼前這個和他年紀相差不多的女道姑,表面上是有些冷,性子嘛,可能也有些古怪。這也難免,她一個人常年生活在這荒涼的小島上,冷一些,古怪一些,也在情理之中。但其實,她還是個豆蔻年華的少女,有著女生特有的傲嬌屬性。看到這樣子的明十三,楊守文倒也釋然了,隨即呵呵的笑出聲來。
“笑什麼?從現在開始,閉嘴。”
明十三惡狠狠說道,便走進屋中,從隨身的包裹裡取出一個蒲團,放在了地上。
她盤膝而坐,沉聲道:“你在門口守著。”
說完,她丟給了楊守文一個小包,便閉上了眼睛。
出家人打坐唸經,倒也不值得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