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夷洲?打通勃泥航線?
“勃泥在哪裡?”
楊守文扭頭問道。
只是他這個問題,卻無人能夠回答。
倒是林鑾聰明,連忙連說帶比劃的向楊守文解釋起來。
“那裡有一種特產,名叫‘pisangsaba’。”
楊守文沒明白這‘pisangsaba’是什麼東西,但是根據林鑾的解釋,他大體上明白了這勃泥的位置。而林鑾說的那個‘pisangsaba’,更讓他反應過來……沙巴州?
馬來西亞的沙巴州,也叫做北婆羅洲。
嗯,應該就是這個地方吧。
對於唐代的航海業,說實話楊守文並不是特別瞭解。
所以林鑾的話,也讓他感到非常吃驚。難道說,在這個時代,華夏的航海業就已經如此發達,甚至可以到達馬來西亞?他有些吃驚的看著眼前的年輕人,突然間想起了林鑾的來歷。
前世,伴隨著總書記提出重現海上絲綢之路的概念後,媒體經常會有一些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紀錄片報道。楊守文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是《國寶檔案》中,有一起關於泉州林鑾渡的介紹。沒錯,就是林鑾渡,莫非和眼前這個林鑾有關?
“徵事郎,你沒事吧。”
一名旅帥在旁邊輕聲呼喚,令楊守文也清醒過來。
“那計文,長什麼模樣?”
林鑾想了想,於是把那計文的長相描述了一遍。
“當初我認識他的時候,他說是在中原做行商貿易,而且和神都不少權貴認識。
小人有幾次生意,還虧得他幫忙才成事,故而對他頗為信任。”
楊守文聽完了林鑾的描述,不由得大吃一驚。
那哪裡是什麼‘計文’,分明就是‘計老實’!
楊守文道:“他讓你運什麼東西,要運去哪裡?”
“呃,具體他沒有說,不過我根據他言語中流露出來的意思,我猜測不是安遠,就是崇安。嗯,應該就是這兩個地方,不會有錯的。”
這傢伙,還真是一個人物。
僅根據對方几句話,就猜到了目的地?
不過,安遠在哪裡?崇安又在什麼地方?
“回稟老爺,那安遠和崇安,都是安南都護府所轄,一個在羅伏州,一個位於愛州。此兩地皆靠近漲海。不過由於位置偏僻,所以大都是當地土著所居住。”
越南!
楊守文聽懂了‘漲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