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舍人對我成見太深,而且也聽不得勸。我雖然不知道渡河之後會有什麼危險,但我卻知道,我們的行蹤已經不再保密。現在,我在明敵在暗,非常危險。如果繼續走在一起,很可能會有麻煩。我們和高六郎分開之後,暗中跟在他們身後。這樣一來,咱們就可以隱藏起來,一旦真發生了危險,也能有一個照應。”
說完,楊守文輕輕拍了一下肩膀上的大玉。
大玉發出一聲鷹唳,展翅騰空而起,向遠處飛去。
看著大玉的影子,李隆基頓時露出恍然之色,連連點頭道:“青之此計,果然高明。”
同時,他又有些慶幸,沒看錯楊守文。
這時候,王毛仲找來了一艘渡船,在渡口停泊。
眾人牽馬上了船,分兩次渡過淮水,抵達淮水南岸。
淮水以南,在衣冠南渡後便開始發展。到了隋煬帝楊廣時期,開發大運河又進一步帶動江淮的人口和經濟。然則,正如後世那句很流行的俗語: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經過了隋唐之交的動盪以後,兩淮的發展速度,便呈現出放緩趨勢。
至少在楊守文看來,此時的兩淮甚至還沒有幽州看上去繁榮。
大片的荒地和丘陵,組成了此時淮南的主要風景。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也是楊守文對淮南的第一印象。
李隆基跨坐馬上,遙指西南,“由此下六十里,便是淮陰。”
楊守文哪能聽不出李隆基言語中的意思,笑著道:“三郎放心,我絕不會不管高六郎。”
李隆基這才留意到,楊守文身邊只剩下楊茉莉和呂程志兩人。
楊醜兒和費富貴不見了蹤影,但李隆基眼珠子一轉,便猜到了他們的去處。
天,開始慢慢變黑。
楊守文等人沿著淮水往上游興趣,大約走出二十多里,忽聽得遠處傳來隱隱約約的鳴鏑聲。
“好像有人在放火?”
王毛仲手搭涼棚,舉目眺望。
楊守文和李隆基也覺察到了遠處的火光,兩人相視一眼後,心裡頓時沒由來咯噔一下。
“青之……”
“三郎留下,呂先生在這裡陪伴三郎,楊茉莉、王毛仲,隨我走。”
楊守文說話間,兩腳一磕馬肚子,大金希聿聿一聲長嘶,仰蹄就走。楊茉莉緊跟他身後,朝著那火光的源頭奔去。而王毛仲則愣住了,他扭頭向李隆基看去。
“看什麼,還不快去,記得聽從徵事郎吩咐。”
“喏!”
王毛仲得了命令,立刻催馬就追。
看著三人背影消失不見,李隆基突然扭頭,看著呂程志道:“呂先生,不會有事吧。”
呂程志明顯愣了一下,詫異向李隆基看來。
李隆基笑了,“這些日子我與青之相交,青之有急智,但如此縝密的計劃,並非他的特點。我見先生跟隨青之左右,想必今日青之的所為,是出自先生的手筆。”
呂程志笑了笑,卻沒有回答。
李隆基不由得眯起了眼睛,上下打量呂程志。
他發現,自己似乎還是小覷了楊守文。沒想到他在不知不覺中,身邊已有這樣的人才。
+++++++++++++++++++++++++++++++++++++++
大玉從空中俯衝下來,落在了楊守文的手臂上。
費富貴和楊醜兒也從遠處趕來,在楊守文面前滾鞍落馬,單膝跪地道:“公子神算,果然有賊人在白水塘埋伏。”
楊守文不由得長出一口氣,緊繃的心絃,也隨之放鬆了不少。
這說明,那警告是真的!
“有多少人?”
“大約在六十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