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咱們一起上路,也能夠開開心心,不會寂寞。”
“嗯!”
李隆基用力點點頭,也笑了。
在他們的身後,王毛仲、葛福順等人也紛紛起身,跟隨在兩人身後,朝相王府走去。
楊守文看到這一幕,忍不住在心裡發出了一聲感慨。
如果以手段而言,李旦的確是一個人傑,絕非李顯可以相比。
他能讓自己的兒女心甘情願跟隨他赴死,能夠讓王毛仲等僕從,始終不肯離棄……
怪不得李隆基登基之後,能夠開創出開元盛世。
這李旦,真個是一位梟雄!
不過,李旦死了,李隆基也死了,未來的唐明皇就不會再出現,那‘開元盛世’還會到來嗎?
想到這裡,楊守文心裡突然一咯噔。
他下意識向李顯看去,可怎麼看,都不覺得李顯能夠做到。
天曉得還會不會有開元盛世,楊守文內心裡,有惶恐也有一絲絲期待。因為他感覺到,一個也許在歷史中並不存在的盛世王朝,即將到來。他,居然能夠見證?
“朕累了!”
武則天突然開口,轉身就走。
“青之和幼娘留下來,宿衛上陽宮。
太子領百官去處理首尾吧,莫要驚擾了洛陽百姓。”
“兒臣(臣)遵命!”
是夜,相王府燃起了熊熊大火。
相王李旦並兒女僕從,共一百四十八人盡數葬身火海……
++++++++++++++++++++++++++++++++++++++++++++++++++
時光流逝,歲月如梭!
一晃,已是神龍四年。
在長安三年底,武則天正式退位,還政與太子李顯。
而李顯在登基之後,便改元為神龍。
也許是擔心武則天受到刺激,李顯在登基的第一年,並沒有立刻更改國號。不過,他還是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把都城從洛陽,重又遷回了長安。而武則天卻未隨行,而是留在洛陽,並從皇宮中搬出來,住在了上陽宮裡,從此深居簡出。
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也留了下來,陪伴武則天身邊。
神龍二年,也就是公元705年,登基一年之久的李顯,在請示過了武則天之後,正式把國號改回為‘唐’,不過卻沒有改變年號。同年,在經過一年的籌謀之後,李顯在下旨,在沙州與吐蕃一場大戰,史稱‘鳴沙之戰’。
不過與歷史上的鳴沙之戰不同,此次主持鳴沙之戰的人,卻是北庭大都護楊承烈。
雙方動用了近十五萬人馬,戰事持續了大半年的時間。
最終,憑藉強大的國力,楊承烈以五萬大軍大敗吐蕃,並攻入了大小勃律。
吐蕃贊普器弩悉弄慘敗,不得已派人請降。
而鳴沙一戰,也徹底扭轉了自武則天時代以來,唐軍處於守勢的態勢,轉而向外進行擴張。
同時,也正是這一戰,使得李顯的帝位徹底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