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李林甫為什麼稱呼楊守文‘大哥’的原因。
他心裡其實很清楚,自己而今能夠混入青園,是怎樣的緣由。
不入青園,不知青園背後勢力的強大。
許多在外人看來,根本是無法解決的事情,可是到了青園,卻能夠迎刃而解……
沒辦法,誰讓這青園背靠東宮,其成員更是一群勳貴子弟!
而今,他聽了楊守文的話,心裡不由得一動。
有一朵小火苗,開始在他心底出現。
狄公可以憑判佐而出將入相,成為朝廷的頂樑柱。我李林甫為何就不能在判佐的位子上,做一番事業出來?我雖不似如狄公那般,明經出身,可我卻是宗室子弟!
在唐代,明經科是科舉的一科,但卻遠不如進士科。
其主考的內容,大體上就是先貼文,而後口試,經問大義十條,答時務策三道。
所為貼文,又叫做貼經,主要是靠對經文的記憶程度,類似於默寫和填空題。
這樣的考試內容,對於進士科的考生而言,當然是不足一提。也正因為這樣,明經科出身的官員,大體上地位都不算太高。狄仁傑明經科出身,卻能夠出將入相。而李林甫,乃宗室子弟,不管是在出身還是人脈上,可都不是狄仁傑當初能比擬。
他做得出將入相,我也可以做到!
想到這裡,李林甫聲音有些顫抖道:“楊大哥今日教誨,哥奴定不敢忘懷。”
說起來,以能力來說,李林甫不差。
他或許比不得盛唐前期的那些名相,但是在中後期,絕對可稱之為翹楚。
看看在他之前,都是那些人做宰相吧!姚崇、宋璟、張說,張九齡……不管哪一個拎出來,都是聲名顯赫。而李林甫為宰相時,同樣政績斐然。至少,他活著的時候,安豬安祿山在他面前戰戰兢兢,不敢存半點小心思……可李林甫死後不久,安豬造反,旋即引發安史之亂,令大唐盛世戛然而止,並由此開始走向了衰落。
楊守文覺得,以這一點來看,李林甫在盛唐後期,絕對是一個定海神針的存在,更不是那個徒有虛名的唐玄宗可以比擬。
聽了李林甫的話,楊守文微笑著朝他點點頭,便把目光落在了吉達和米娜的身上。
水,已經燒開,楊守文卻並不記憶沖泡。
他把茶葉投入茶壺之中,待水溫稍稍降低一些後,才開始了一整套的茶藝表演。
“大兄,你我在洛陽重逢,本應先痛飲三杯。
只是我現在,身上還帶著一些麻煩,雖見過聖人,但一日沒有結果,便一日不好放鬆。
所以,只好以茶代酒。
等我把麻煩解決了,咱們在一醉方休。”
米娜臉色一滯,露出一絲複雜的表情。
而吉達卻緊張比劃道:什麼麻煩,可要我幫忙嗎?
楊守文暗中觀察兩人的表情,旋即心中有了些許明悟。
他正要回答,卻聽一旁李林甫道:“楊大哥說的,可是那倭奴的事情?”
“你也聽說了?”
“哈哈,楊大哥,不是小弟吹噓。
這洛陽城裡有什麼風吹草動,小弟還是比較清楚的。
昨日那倭奴狼狽回來,之後便告狀到了鴻臚寺。聽說,鴻臚寺卿高霞寓很是憤怒,要找大兄的麻煩……不過,剛才我在那邊聽魏王他們也說起了這件事,言今天一早,太子已讓韋鐬前去,痛斥了高霞寓,言他只重倭奴,卻不似自家百姓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