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身後不遠處,是一座看上去頗為簡陋的道觀。十二名身穿道袍的道士垂手而立,一動不動。
就在這時,從山間小徑上跑來一個童子。
他步履匆匆來到了張高身後,躬身道:“天師,有訊息了。”
張高緩緩轉過身,朝那童子看去。
斜陽餘暉,照在他那張俊美的臉上,卻透出一絲絲詭異之氣。
張高身材高大,約六尺三寸的身高,體形修長。他居高臨下,看著那童子,柔聲道:“來了嗎?”
“是的!”
童子道:“那人在兩個時辰前,住進了五龍驛,隨行人共六十人,沒有發現可疑之人。”
“明溪不在嗎?”
“沒有看到明溪道長。”
張高聽罷,突然笑了。
“沒關係,她一定是在那楊守文的身邊。
我張士龍要做的事情,誰都別想阻止……正好,讓她見識一下我正一道的奇門秘法,讓她死了那條心。明家的靈狐拜月引導術,我要定了,若她不識好歹,就休怪我不懂得憐香惜玉。
傳我的法旨,給我嚴密監視楊守文的動向。
今晚子時,便是他楊守文喪命之時……”
童子稽首一禮,而後躬身退下。
張高深吸一口氣,慢慢抬起手,虛空張開,似乎想要抓住那即將落山的夕陽。
正一道始於張道陵,但是自漢末以來,張氏道統漸漸沒落。直到孫恩被殺之後,張家從孫恩手中奪回了五斗米教的經典,而後才慢慢恢復元氣,至張高,正好傳承至第十五代。
不過,由於孫恩的緣故,歷代執政者對於五斗米教都忌諱莫深。
於是張家改五斗米教為正一道,並且積極與朝廷合作,後來又用各種手段,吞併了江左四大天師世家的力量,成為江左之地最強大的存在。只是,四大天師世家中,明氏一直非常低調,且底蘊強大,令正一道也不敢輕易與之為敵。再後來,明崇儼出山,輔佐武則天成就基業,而張高的父親,也就是十四代天師張慈正卻選擇了與武則天敵對,甚至在徐敬業造反的時候,還在暗地裡協助徐敬業對抗武則天。
而明崇儼的死,也正是張慈正一手促成……
總之,張慈正站錯了隊伍,在武則天登基後,對龍虎山的正一道進行了嚴酷打壓。
張慈正也因此,不得不兵解歸天,把道統傳到張高手中。
張高執掌正一道後,便一直保持低調。
他很清楚,正一道想再次崛起,必須要有朝廷的扶持。而在當時,最佳的合作物件,便是相王李旦。
他一邊投效相王,一邊又示好明氏,並與明溪定下了親事。
只是……
太子李顯返回中樞,並且逐漸站穩腳跟,令張高感到了幾分恐懼。
此次相王府請他出手刺殺楊守文,他二話不說便答應下來。
目光,掃過站在道觀外的十二個道士,張高嘴角微微翹起,露出一抹極為詭異的笑容。
倒要看看,這楊守文究竟有何等本事!
但不管你有什麼手段,今日也休想逃出我的手心……
張高甩袖,負手沿著山間小徑向外走。那十二個道士則緊跟在他的身後,亦步亦趨。
他們行走的姿勢非常怪異,兩腿微微完全,看似行走,實則卻是在山間跳躍。
動作整齊如一,恍如**縱的傀儡一樣,而且行走無聲,速度奇快,恍若一陣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