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十六二話不說,便跑去喚醒了黑大等人。
桓道臣也跟著過去幫忙,車馬很快就套好,一行人隨即動身,直奔涪水渡口而去。
在渡口處,兩艘渡船已經備好。
那幾名軍卒見桓道臣等人過來,便擺手示意渡口的軍卒過來幫忙。
車馬上船後,軍卒便向桓道臣道別。
從頭到尾,他們都沒有理睬楊守文,似乎根本不清楚楊守文的存在……
++++++++++++++++++++++++++++++
車馬,在涪水對岸下船時,天已矇矇亮。
朝陽即將升起,於是在天邊掛上了一抹金紅色彩,看上去極為動人。
楊守文的心情也隨之好轉許多,跨坐馬上,舉目眺望。
他們在船上已經詢問清楚,射洪位於渡口的正南方。而梓州軍馬,則要向西挺進,所以相互間不會有任何影響。
總算是成功渡河了!
如果昨天沒有在河對岸受阻的話,他們這時候就差不多要抵達射洪縣城才是。不過沒關係,從這裡到射洪並不遠。據擺渡船的船伕說,快一點的話,正午便能到達。
到了射洪,就能見到幼娘了!
一晃,便三年過去。
楊守文腦海中,浮現出了幼娘那嬌美容顏,臉上不由得浮現出了一絲笑容。
“李君,之前在軍營的時候,孫處玄提醒了我一件事。”
“什麼?”
“射洪最近不是太安穩,據說附近有盜匪出沒,
原本,梓州刺史和孫長史商議著,準備出兵剿匪。沒想到悉勃野人突然作亂,使得他們暫時無暇顧及。不過,那些盜匪數量並不是很多,所以大多在荒野出沒,不會影響射洪安全。孫長史提醒我,要咱們路上最好是小心一點,以免出現什麼意外。”
楊守文愣了一下,旋即露出若有所思之態。
他想了想,便撥馬傳令下去:“黑大,告訴大家,從現在開始披甲、警戒。”
黑大是當初鄭靈芝送給楊守文的崑崙奴之一。
不過,他比較聰明,很快學會了漢話,成為眾多崑崙奴中的頭目。加之黑大體格健壯,且頗有神力,故而在後來又跟隨楊從義學習陌刀。楊承烈接掌洛州團結兵後,把黑大帶入軍中。經過兩載磨練,這黑大已經錘鍊出了幾分行伍中人的氣概。
聽到楊守文的命令,黑大立刻傳令下去。
三十六名扈從,本就是明府親隨和楊承烈的親軍組成。
這一路上,他們並未穿戴盔甲,以免惹人耳目。現在楊守文一聲令下,這些扈從立刻披戴甲冑,氣勢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大玉展翅沖天而起,四隻獒犬發出連聲吠叫。
李裹兒迷迷糊糊從馬車上探出小腦袋瓜,一臉茫然看著楊守文道:“兕子哥哥,咱們要渡河了嗎?”
看到李裹兒這幅模樣,楊守文頓時笑了。
“小過醒了?
咱們已經渡過了涪水,準備趕往射洪。
你再睡一會兒,醒來時,說不定就已經到了目的地。等和幼娘匯合後,我帶你去品嚐射洪美食。”
“好,那我睡了。”
李裹兒說完,便把腦袋縮了回去。
與此同時,楊十六和楊茉莉各駕起一輛馬車,馬鞭揚起,口中連聲呼喝,馬車便吱呀呀駛上了官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