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一場博弈悄然拉開了序幕。
楊守文的密摺以六百里加急送至武則天的案頭之上,也讓朝堂上的氣氛頓時緊張。
堂堂密使,居然在金城遭遇襲擊?
身為朝廷命官的金城縣令,被人謀害不說,連金城縣尉也與賊人勾結,甚至在事發之後,滿門被賊人殺害……這分明就是在打朝廷的臉,打武則天的臉,而且是啪啪作響。
太囂張了!太猖狂了……
本來,狄仁傑過世之後,武則天已很少過問朝堂政務。
可是在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不禁勃然大怒,立刻下旨命大理寺徹查此事。同時,奉宸府也出動了密探,在洛陽城中橫行。在張易之兄弟的指示下,把神都鬧得是雞犬不寧。
“自國老故去,朕常反思,以往是否過於剛強。
可是現在看來,非是朕剛強,而是有一些人總想無事生非,想要攪動朝堂的動盪。
既然如此,那就別怪朕心狠手辣……查!給朕查個清楚。朕也想看看,到底是什麼人在背後興風作浪,想要壞了朕的江山。任何人膽敢阻止,皆以同案論處,絕不留情。”
武則天這道旨意一出,頓時人心惶惶。
特別是那些已經被張易之兄弟折騰的苦不堪言的朝臣,更是欲哭無淚。整個洛陽城,籠罩在一片陰雲之中。武則天登基時展現的鐵血手段,許多人至今還記憶猶新。這一次,雖然沒有了周杰、來俊臣、侯思止之類的酷吏,但張氏兄弟的手段卻不遑多讓,甚至更加可怕。
來俊臣這些人說穿了,是奉旨行事,或有私心,卻還識得大體。
可張易之兄弟卻不一樣,他們更多時候是藉機斂財,並且貪得無厭。打著武則天的名號,奉宸府的爪牙們傾巢而出,敲詐勒索無所不為,手段之殘忍猶甚於酷吏。
一時間,神都談‘二張’而色變,所有人都變得謹言慎行。
隨後,武則天又發出第二道旨意,召巴州刺史明琰返還洛陽,出任大理寺少卿一職。
短短數日裡,朝堂上人事變動頻繁。
一些昨日還在推杯換盞,談笑風生的朝臣,一夜之間發配的發配,入獄的入獄……令人感嘆物是人非。
鳳閣侍郎姚崇被迫辭官,張柬之出任鸞臺侍郎,張悅則被委任鳳閣侍郎。
同時,原蘭州刺史被就地罷免,押送回神都,幷州長史魏元忠,則暫領蘭州刺史一職,徹查金城一案。在這一系列的人事變動中,有一些人留意到,一個名叫呂程志的人,被派往金城,暫領金城縣令一職。同時離開洛陽的,還有去年的武進士僕固乙李。武則天下旨新設麗水軍,駐紮金城關。而僕固乙李,就是麗水軍軍使。
僕固乙李,大家還熟悉一些,是九姓鐵勒之中的金微山僕固部落,送來洛陽的人質。
去年,他參加了恩科,並奪得三甲。
只是這三甲中,武狀元楊守文如今出家了,另一個武探花武崇訓則在外面歷練了半年後返回洛陽,如今是左衛將軍。相比之下,武榜眼的僕固乙李就顯得默默無聞,沒有什麼人關注。但這裡是洛陽,只要有心就能查到,僕固乙李和楊守文頗有交情。
隨後,呂程志的身份也被揭開,居然是楊承烈身邊的書記。
人們都知道,武則天頗為看重楊家父子。可是卻沒有想到,會如此的看著這對父子。
僕固乙李也就罷了,畢竟是武榜眼,還說得過去。
但呂程志算什麼?不過是楊承烈身前的一個書記,幕僚,如今竟做到了一縣父母官。
這對於那些鬱郁不得志的人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的發現……
+++++++++++++++++++++++++++++++
神都,風雲變幻。
楊守文並不知道,因為他的事情,洛陽已經鬧翻了天。
事實上,就算他知道了,也未必會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任他洪水滔天,關他何事?
不過,他還是可以感受到一些緊張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