倶六城的面積,比玉門關要大很多。
城分西、南兩座城門,設守捉使,麾下共有八百健卒。
守捉,是唐代獨有,而任何朝代都未出現的職官。在唐代,主要的外敵源自西北和東北兩個方向,其中西北邊塞又為嚴重。這裡,不僅僅有吐蕃、突騎施、堅昆等遊牧民族,更有十姓突厥部落,以及混居在安西地區大大小小的部族……比如沙陀,比如回紇。如果仔細算起來的話,這片廣袤土地上,混居著數十個不同信仰,不同種族,不同國家的百姓。如此一來,安西若是不動盪,那才讓人奇怪。
而唐代西北軍的來源主要有四個。
官軍,佔居主體;配軍犯人,進行屯墾;歸化胡人,以及應募而來,想要在這塊土地上建功立業的戍兵。
唐帝國想要鞏固在安西的地位,就必須要派駐許多兵馬。
有的地方屯軍數量大,於是便稱之為‘軍’,主官則喚作軍使;有的地方屯駐兵馬少,則稱之為‘守捉’,主官稱之為守捉使。不過,在胡人的口中,皆稱作‘都督’亦或者‘將軍’。
整個隴右道,包括安西都護府在內,共設有三十三個守捉。
俱六城便是這三十三個守捉之一,其主要的職能,便是監視金滿城以北的沙陀部落。
++++++++++++++++++++++++++++++++++
站在俱六城外,楊守文也不禁暗自感嘆。
這座要塞的歷史遠不如玉門關久遠,所以看上去,似乎少了幾分歷史沉澱的蒼茫氣概。
但是,論險,俱六城遠在玉門關之上。
它一邊是沙陀,一邊是憑洛州,一邊是鹽祿州。
兩座羈縻州,一片戈壁,俱六城便卡在這中間。城牆高十二米,堅厚無比。
而守衛城門的官軍,看上去也令人讚歎。
他們的盔甲,遠遠比不上洛陽十六衛兵馬的華美,武器也不似中原之地官軍那麼精良。
可是站在那裡,卻有一股子彪悍之氣。
常年累與征戰計程車兵,和守在繁華之地的官軍截然不同。
他們外表看去有些落魄,但骨子裡的那種煞氣,直讓人感到心驚肉跳。
“幾位長老,從滎陽來嗎?”
當楊守文四人到城門下的關卡時,有官軍攔住了他們的道路。
楊守文忙雙手合十,沉聲道:“我等自東土而來,路過此地,是要拜訪一位朋友。”
“朋友?誰?”
“敢問軍爺,這俱六城裡可有一位名叫馬味道的人嗎?”
“馬味道?”
那官軍愣了一下,“你們找馬味道?”
“正是!”楊守文道:“我們是受一位朋友所託,給馬味道帶一封信。我那朋友說,馬味道就在這俱六城南門值守。不知那位是馬味道?軍爺可否為貧僧引見呢?”
那官軍一看就是個普通軍卒,而蓋嘉運說過,馬味道是軍中校尉。
官軍頓時笑了,沉聲道:“長老且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