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不叨擾的話,當然可以。”
“哪裡哪裡,能有長老隨行,是我們的福分。”
兩個突厥人連連擺手,然後客套的請楊守文兩人過去。
楊守文叫上了楊存忠和楊十六兩個人,跟隨在兩個突厥人的身後。昨天晚上天色很暗,楊守文也沒有看清楚,這支商隊的規模。這時候走到了近前,楊守文才發現商隊著實不小。僅駱駝,差不多就有二百多頭。此外一百多輛大車,以及一百多匹馬。
整個商隊,總人數加起來近八百人,絕對是一個了不起的規模。
楊守文不由得暗自吃驚,隨著阿吉兩人便走到了隊伍之中。
對於他們四人的加隊,倒也沒人表示反對。
西域,本就是佛教盛行之所。胡人對僧人很尊重,更何況還是一行有才的僧人?
很快的,就到了輪到了阿吉的商隊通關。
一個軍官模樣的人,看到楊守文四人,便走了過來。
“剛才的詩,是你們所作嗎?”
“哦,是貧僧的師父所作。”
明秀連忙一指楊守文,便退到了旁邊。
軍官走上來,打量楊守文幾眼。
而楊守文則一臉恬靜,也看著那軍官……
此人明顯不是漢家兒郎,應該是在本地招納的歸化胡人。從他的髮式,就能看出端倪,和之前蓋嘉運所留的髮式幾乎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他穿著一身官軍鎧甲。
已經快五月了,氣溫逐漸升高。
玉門關的正午的陽光更非常毒辣,照在身上很不舒服。
可是,他卻衣甲整齊,雖然額頭上密佈汗水,卻絲毫不改儀容。有道是什麼樣的將領,帶什麼樣的兵。身為軍官,他能如此注重儀容,手下的軍卒也不敢懈怠。
他手裡拿著毛巾,那張黑紅透亮的面膛,透出一股精氣神來。
“長老,在何處出家?”
“貧僧是在滎陽洞林寺修行。”
說著話,楊守文便遞上了度牒。
軍官接過度牒,開啟來看了兩眼,“召機長老……滎陽我聽說過,好像是在澤州?”
楊守文愣了一下,旋即明白了對方的用意。
他微笑著搖搖頭,“將軍怕是記錯了,滎陽是在鄭州,怎會是在澤州?不過我此次前來,倒是路過了澤州,那裡的風景不錯!將軍若是有機會,不妨前去遊玩。”
“哈,我也想呢。”
軍官說著,把度牒還給了楊守文。
他從楊十六的手裡接過度牒,“悟淨長老……你們既然西行,何不走關內道,卻取道河東呢?
這豈不是繞了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