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知道,眼前這個華髮婦人已經怒到了極致,如果再不開口,只怕會引得雷霆之怒。
“聖人容稟……”
“懷英,這件事和你無關,朕知道你是什麼秉性,你莫要開口,朕想聽聽他們的解釋。”
懷英,是狄仁傑的表字。
算起來,狄仁傑比武則天還要小六歲,所以不管是在私下裡,還是在公共場合中,武則天都會稱狄仁傑的表字,已證明她對狄仁傑的信任,就如同信任家人一般。
狄仁傑嘴巴張了張,苦笑著退了回去。
“朕雖年邁,但還沒有糊塗。”
這一句話,只嚇得其他人紛紛道:“聖人春秋鼎盛,何來年邁之說?”
“夠了!”武則天突然拍案而起,厲聲道:“既然知道朕還沒老,為何卻有人做起了欺上瞞下的勾當?朕問你們,昌平之戰時,昌平縣尉楊承烈主持戰局,擊退叛軍,居功至偉,何以奏摺中不見提及?楊承烈之子楊守文少年俊傑,武藝高強,膽大心細,不但數次破壞叛軍陰謀,更為救援胞妹,孤身入塞北追殺叛軍,為什麼朕卻不曾知曉?
國難之時,朕的子民在浴血而戰,可是戰後,朕卻無法論功行賞,又是何道理?
你們誰能告訴我,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幽州都督張仁亶,左奉宸衛大將軍李元芳均有奏疏,可是朕為什麼到今天都沒看到?”
狄仁傑露出愕然之色,顯然對此事毫無所知。
事實上,今日聖人召見,狄仁傑也不清楚究竟是為了什麼事情,還以為又有什麼人觸怒了武則天。
可現在看來……
“太子。”
“兒臣在。”
“你為河北道兵馬大元帥,怎麼解釋?”
李顯聞聽,激靈靈一個寒蟬,連忙跪在風案前道:“啟稟聖人,兒臣雖為河北道兵馬大元帥,但一直留守神都,對前方戰事的瞭解,也多是源自於國老發來的奏疏。
在此之前,兒臣也不清楚,竟有這種事情啊,請聖人明察。”
楊承烈?楊守文?
李顯匍匐在鳳案前,所以並沒有人看到他表情的變化。
為何這兩個名字,聽上去有些耳熟呢?
“懷英?”
狄仁傑連忙站出來,躬身道:“聖人明鑑,臣對此事也不清楚。
臣雖年事已高,但記性還算不錯。只要是臣看過的奏疏,就決不可能忘記……聖人所言父子兩人的名字,臣確實沒有印象。想必是幽州到鄴縣路程遙遠,以至於途中出現了什麼疏漏,才沒有送至老臣手中。此老臣疏忽,還請聖人責罰。”
“懷英也沒有看過奏疏嗎?”
“老臣實在是沒有印象……哦,老臣想起來了,這楊守文,老臣好像有些印象。”
“哦?”
武則天鳳目圓睜,白皙嬌嫩的臉上,浮現出一抹青氣。
狄仁傑道:“不過老臣對楊守文這個名字有印象,並非是源自昌平之戰。
事實上,在李將軍前往幽州之前,老臣曾拜託李將軍,若遇到有趣的風土和人物,可書信與老臣知曉。畢竟,老臣也做過那幽州都督,對幽州也頗有幾分眷戀。
後來,李將軍倒是寫了書信回來,並提到了楊守文此人,只說是頗為有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