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騫輕聲道:“戰火一起,無人能置身事外。若條件允許,我甚至想再徵兵四萬。只是二十萬丁口,想再募兵都有心無力。”
“臣有種強烈的直覺,各大會稽氏族必能在這一場戰火中,決出一位真正的雄主,再開越國國祚。”
“而雄主之位,舍主君之外,還有誰有資格角逐?”說到此處時,鐵騫的眸光異常明亮。
一國諸侯國君,不僅代表著人道大運,有望天神業位。同時還承載了不少人的前程,一絲證入地祇之道的機會。
不死地祇之道,是成就神魔的第一大步驟,一道門檻不知攔下了多少修行人。
身上沒有大機遇,只憑自身證入地祇之道者,可謂是萬中無一。
似上陽仲、姒梓滿等山陰重臣,早在三十年前就是圓滿神魂,三十年後的今天,還是圓滿神魂。
雖然法力較比當年深厚了一些,可境界紋絲不動,一直都在原地踏步。
鐵騫可以預見到,要是沒有逆天機緣,他就是空耗幾百年,一樣不入地祇之道,只能坐等壽元耗盡,這讓鐵騫如何甘心,
可要是姒伯陽建國稱制,這就完全不同了。作為開國功臣的鐵騫,必會分得一部分國運氣數,這就是一個衝擊地祇的機緣。
自證地祇者都是非常人,天下大多數的地祇,可沒這份資質。都是憑著機遇而成。能有一機遇,已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
其中,以會稽古越的體量,除了一尊天神業位之外,至少還有孕育五六位地祇的氣數,這才是鐵騫等人的目標。
姒伯陽抿了抿嘴唇,道:“咱們既不要盲目自信,也不要太過妄自菲薄。戰事一起,憑的是硬實力,靠嘴說不出統一。”
“今時今日,咱們山陰氏的甲士,已經初具規模,能把呂祝宣擋在關外,就是有了精銳之師的氣象。”
“雖然那時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在手中,方才耗死呂祝宣,但那也是實力的一種。”
“四萬甲兵,在未來的會稽爭雄中,足夠咱們用的了。可是有兵無將也不成,咱們山陰氏亟需領兵大將,亟需各種人才。”
姒伯陽道:“右更,這事我就交給你了,你網羅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不得志的人才,能為我所用的。”
“不怕他有脾氣,我就怕他沒本事。找到以後,以禮相待,儘量滿足所求。”
鐵騫沉吟道:“這,主君說的人才,臣這幾日倒是發現一個,此人確有大才,就是出身不好,不知主君肯不肯啟用。”
見鐵騫的猶豫,姒伯陽斷然道:“只要有才幹,無論出身貧賤,我必重用,”
鐵騫遲疑道:“主君,這人說來還是您的家奴,他是作為夫人的陪嫁僕從,進入的山陰氏。”
“其人,名為蹇渠,確實是個厲害人物。”
。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