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各種生意更加火爆。民族傳統,到了年底,一定要買上幾樣平日裡捨不得買的東西,或者是肉食、或者是新衣物、或者是胭脂水粉。就連楊白勞都要給喜兒扯上幾尺紅頭繩。
玖安鎮以肉眼看得到的速度飛速發展,人口越來越多,房子、道路日新月異,商鋪一家接一家的開張,工廠通宵達旦的生產,人們辛苦但幹勁十足。
整個玖安鎮讀書人不多,只有些識字的掌櫃之類的務實之人,因此受傳統桎梏影響不深。加上當家人朱順明這個bug一直按照自己的思維想法來規劃玖安鎮的基建、人文、上層建築、經濟結構等,因此整個玖安鎮迥異於大明其他地方,呈現出一股青春活力。
商人、夥計、工人、農民……一個個抬頭挺胸,充實而信心滿滿的過著每一天。就連以往被人看不起的性從業者都能抬起頭來。
她們需要從業資格證才能幹這行,還需要定期檢查。在朱順明的想法中,這個規定有些強人所難,可能很多從業者會牴觸。
實際情況大出朱順明的意外。從業者們積極主動前去辦理從業資格證,檢查得比規定日期還要頻繁。
有了從業資格證,從業者們就是被社會承認的一員,有了她們夢寐以求的社會地位。雖然這個地位在世俗的眼裡有些低賤,但至少官方承認了她們的地位,看到了她們對社會的付出和貢獻。
玖安鎮日漸繁華,朱順明卻看到了發展的瓶頸——交通。
道路不暢是一方面。
大明朝的道路,只有官道還算平坦。在玖安鎮這種小地方,有條羊腸小道就不錯了,不要奢談什麼三合土硬路、石板街道。
運輸工具運輸能力不夠。馬車、牛車不多,大部分貨物運輸靠挑夫人力挑運。雖然提供了工作崗位,但效率實在太低。
三是安全。別看湖廣好像沒有大的流寇反賊,但大明的天下哪裡沒有強人?隨便冒出一夥強人,劫持殺害幾個挑夫,立刻弄得人心惶惶。
朱順明決定抽調人馬,成立鏢局——順風鏢局。這是個軍方機構,但對外營業,提供車輛運輸、安保、快遞等業務。
在朱順明的構想中,順風鏢局是玖安鎮對外的觸角,是經濟擴張的排頭兵,是政治影響的先鋒,是情報蒐集的重要來源。因此朱順明對這件事情十分重視。
順風鏢局由劉文秀的第二千戶所和石磊的軍情司共同抽調人員組成。
第二千戶所抽調百戶周舟為順風鏢局的局長。
周舟上任伊始,整合人力物力,前往城步縣城以東的茅坪鎮設立衙門。
沒錯,就是茅坪,朱順明大隊人馬從赧水下船的那個碼頭。
隨著玖安鎮的蓬勃發展,貨物進出量日漸加大,水運碼頭茅坪鎮也日漸繁華。
尤其是從寶慶府運來的棉布、棉花、瓷器、食鹽、建材等物資,更是在茅坪鎮集結,人挑車運前往玖安鎮。
路上商人川流不息,大量財富不斷流轉,眼紅的人自然大把。橫一根木杆收費的、蒙面搶劫的、公然收保護費的……人人都看上了這塊肥肉。
有不少商人告到玖安鎮衙門,朱順明自然不能置之不理。一個帶有執法性質、物流性質、情報蒐集性質、軍事性質的怪胎——順風鏢局,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了。
周舟二十來歲,流浪好幾年,都不知道自己祖籍是哪。能夠在陝西這片地面上流浪幾年,還活蹦亂跳身體健康,還能夠在西鄉透過朱順明的徵兵測試,可見他自有生存之道。
周舟對朱順明感恩戴德。自從加入了朱順明的隊伍,他終於可以吃飽穿暖,終於可以放心的安睡,而不用擔心睡著了會不知不覺成為別人的果腹之物。
周舟的保命之道入了朱順明的眼。朱順明與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人不同。他並不認為只有勇敢無畏的戰士才是好戰士,會動腦筋能保命的戰士同樣是好兒郎。
劉文秀不喜歡有點圓滑的周舟,一度想將周舟踢出他的隊伍。但周舟在每一場戰鬥中都存活了下來,而且屢有戰功。
累積軍功,加上朱順明擴軍,周舟居然升到了百戶的職位。一個被直接上司厭惡的傢伙,居然不得不升他的職,可見他實在有獨特的能力。
當然,這也跟劉文秀的正直、堅持原則有直接的關係。
新官上任三把火。周舟的第一把火燒向群眾最關心也最深惡痛絕的馬路三亂。
………………
“前方一里處是城步鈔關,請減速慢行。”幾個大牌子樹立在馬路兩側,十分顯眼。
距離城步縣城兩三里處,一根長竹竿橫臥在馬路中間,路上停了有七八輛大車,十幾個挑著擔子的挑夫。路旁一間茅草房,一堆人圍著,吵吵鬧鬧不可開交。
“再不交錢,爾等貨物全部充公,人全都抓進大牢,讓我姐夫打爛爾等屁股,充軍發配到嶺南。”田寶兒叫囂道。
商人十分不忿。後頭有人嘟囔道:“什麼姐夫,不就是有兩個姐姐給**雞(胡縣令)通房。現在是朱魔王的天下,小心朱魔王拿爾等黑心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