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劉表、孫堅等人則亦是靜靜地在早已準備好的桌席前盤膝而坐,不曾發聲,只是沉默地等待著。
也不知過去了多久,那原本閒適但在劉表等人聽來卻感覺無比刺耳的曲聲終於緩緩止歇。
“如風悠揚不盡,如雲飄忽無定,如水沉靜微瀾;
此曲雖手法簡單,但其中所蘊含的情緒卻是真實而豐富,王爺對於器樂音律一道竟有如此高深之造詣,瑜,佩服!”
一曲既罷,這寂靜的場面之中終是有人開口,不過這開口之人卻並非是劉表或孫堅,而是周瑜。
馮易揮手命人替換桌椅,而後掃了一眼眾人,最終眼神定格在周瑜身上笑道:
“江左有郎字公瑾,博才善謀美丈夫,能得周公瑾之譽,本王倒是心中甚慰啊。
世人皆言公瑾對於音律一道造化卓絕,更是有著‘曲有誤,周郎顧’之妙語,卻是不知公瑾可曾聽出此曲不到之處?”
“王爺謬讚了,只不過是坊間以訛傳訛罷了,當不得真。
不過,王爺之曲曲風雖濃,然則手法成熟之中卻又偶有些許滯澀摻雜,似是有些不協調。
瑜若無猜差,王爺習曲之時日應是不足三載。
大道波瀾壯闊,欲問天地至理,卻尚需足夠紮實之根底,以王爺之境況,卻是有些根基虛浮了,此後想要再進一步怕是有些困難重重了;
再則,器樂音律一道需要時時溫故而知新,王爺猝然冒進卻又耽於勤習,或有造詣大退之可能啊。”
周瑜一臉真誠的說著,盡是圍繞器樂音律而談;
場內大部分人都是隻聞弦內之音,不過馮易又豈聽不出周瑜的另番意思?
這個周瑜倒也是不簡單的緊,竟是能夠透過一首曲子便將時勢融入進去,不愧是一方妖孽謀士。
周瑜這些話無不在暗指馮易根基太淺,仿若無根之浮萍,發展的太快,但後患卻亦是深重。
此言不僅有暗諷之意,更有勸諫馮易不要盲目對他們兩方開戰的意思。
“果然不愧是周公瑾,汝之猜測雖不準,但卻也差不了太多。
本王歸根結底只是一介粗人,只要鉅艦可一往無前、披荊斬棘,沿途之中多些缺憾、生些跳蚤又有何妨?
跳蚤終歸還是跳蚤,就仿若這浩蕩江流之中的一塊頑石,於本王之音律大道又有何礙?”
“但若是螳臂選對了境地,正好卡在了王爺音律一道的關鍵陡坡節點之處,那亦可翻車啊……”
周瑜眼眸微閃,卻是意味莫名的笑吟吟說道。
馮易哈哈大笑數聲,很是灑然的開口道:
“本王音律之車車輪大如月,或許真有螳臂可以於某時某刻造成麻煩;
但眼下這點瑕疵卻不過纖芥之疾,要麼圓滿主動融入,要麼只會被碾壓成磬粉!”
孫堅等人皆是齊齊一陣色變,到得此時他們自是都聽出了風無極與周瑜言語之中所交鋒的真正內容;
一方面,他們皆是暗自為周瑜的智謀而讚歎;
另一方面,他們卻又因風無極的棋高一著,以及成竹在胸而忌憚不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