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旬時日之內,先生可以客卿或友人之身份相助劉備,免得劉備兵敗之後,先生投於本王,汙了先生之名聲。
以上,先生敢與不敢,且同本王之信使傳一回信。”
其實諸葛亮所猜與事實倒也差不了太多。
“鬼才不死,孔明不出”,這區區八個字便似乎是給郭嘉與諸葛亮之智謀高地給出了一個定論。
其中真實度尚未可知,但諸葛亮擅長內政權謀一道多過征戰計謀一道卻是毋庸置疑的。
郭嘉“鬼才”的稱號來自於他那變幻莫測、神鬼都難以揣摩的征戰智謀;
若是認真分析權衡一番的話,單以征戰一道而言,應是郭嘉更要勝出一籌的。
而此封信箋也的確乃是郭嘉提議馮易所寫,不過馮易卻亦是有這個意思,而且早便有了相應的盤算。
諸葛亮此人對於軍、政、農、商等諸道都有著深入的見解和掌控,乃是一個十分罕見的全能型智囊。
這樣一個全面性的超級人才,其對於一國之主的幫助作用是極其龐大的。
很顯然,馮易對於諸葛亮不想錯失,而且是志在必得的。
但諸葛亮此人心高氣傲,想要讓他在對自己心中尚有著偏見的情況下甘心歸附,那難度是超乎想象的。
既然等閒之事難以撼動他的心,那馮易只能兵行險奇之招,以莫大賭注為誘惑,以輕視之姿態為激將之手段,釣得對方心甘情願的上鉤。
唯有如此,方能迅捷有效的折服諸葛亮,讓其為自己效力!
……
諸葛亮一眼從信箋掃過,發現上面字跡筆筆遒勁有力、宛若銀鉤橫舞,蒼茫大氣之中更有自信、霸氣之跡躍於紙上,顯得很是不凡。
眼觀到如此一番好字,即便諸葛亮對於書法一道極為精通和挑剔,卻也不得不暗讚一聲:好字!
然則待得諸葛亮將信紙上的內容閱覽完畢,卻是不由得雙眼微眯、心頭暗慍。
這風無極當真好生狂妄!竟然放言即便自己輔助劉備,他也能在十日之內擊破劉備等三方聯軍,拿下整個豫州!
且不提曹操、丁原等人,諸葛亮卻是有極大的自信能夠幫助劉備之軍撐過一月之期!
更何況,大禍將至,無極軍很快便會自顧不暇,又如何再有精力來顧及剩餘的諸侯?
諸葛亮對於風無極信箋上所言的內容不屑一顧,可是腦海中突兀冒出的一個人影卻是使得諸葛亮莫名的心頭一緊。
既然自己已料定此封信箋乃是郭奉孝授意風無極所寫,那自己想的是否有些過於簡單了?
按說以郭奉孝之智,絕不至於如此自大而不知深淺才對啊。
莫不成其中還藏著什麼自己所不知道的陰謀?
又或者無極軍計程車卒當真個個驍勇強大,莫可匹敵?
一時之間,諸葛亮卻是眉頭輕皺,陷入了深沉的思考之中。
一旁,劉備眼見諸葛亮俯首皺著眉頭半晌不曾言語,心中的擔憂卻是越來越甚。
莫不是那風無極當真抓住了諸葛亮的軟肋?逼使得諸葛亮不敢投效於自己?
一想到這裡,劉備頓時如坐針氈,幾次欲言卻是又止;
一直過去了數十息的功夫,終於忍受不了的劉備心臟快速跳動著朝諸葛亮輕聲喚道:
“孔明先生,孔明先生?孔明先生?!”
如此一連三道呼喚,諸葛亮這才抬起頭看向了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