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檔綜藝節目,匯聚那麼多的大腕,一旦爆了,夏鬱影響的就不只是影視圈了。
‘我們都已經不跟你正影視圈的名利了,你還要跟我搶其他圈子的蛋糕?我還忍你?"
說的陰暗複雜一下,陳凜這篇影評掀起的波浪,只是一股導火索。真正掀起這場紛爭的是背後大小資本的推動——這是一場資本之間的角逐,目的就是唱衰夏鬱、把陳凜壓下去。
夏鬱跟長城影視,擋了眾多資本的路,而陳凜則同樣擋了另一份資本的路——
相比於前者,後者其實威脅反倒不那麼大,他是可控性的,在幾大影視公司,都有他看好的演員,就像《風聲》《信鴿》《鹿死誰手》上一年華夏國際電影節他也有寫。
但他擋住的,還有一部分平臺資本,以及數不清的影評人的路。
他是把影評人這條路鋪出來了,但能夠真正吃到這碗飯的,少之又少,甚至只有他一個。
他當初選擇降低影評產量,就是為了避風頭,不想那麼張揚,惹人眼紅,效果也是有的——
作為一個拿筆桿子吃飯的人,陳凜從來都知道,文人墨客一場口誅筆伐,有時候絕不亞於一場硝煙,或者說,他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他恐怕也沒想到,他都已經時隔十個月沒有轉這份錢了,還是沒能躲過去——
“文人墨客”的紛爭那也是一觸即發的,有資本做推手,這些人既能夠賺錢,又能夠拿著錘子哐哐給陳凜這個眼中釘幾錘子,何樂而不為呢?
陳凜這篇影評是在義大利時間凌晨十二點發布的,國內早上六點。而被資本、被黑粉、被眾多對家挖掘可趁之機,發酵起來,已經是早上十點、十一點鐘了。
此時義大利還是半夜,整整一好給了他們有發揮餘地的時間差。
他們能做的當然不是分化夏鬱的粉絲,而是降低路人對她夏鬱、乃至是長城影視的感官!
大批“網友”湧入陳凜微博、某瓣、某官方影評、倒不是一頓亂罵,而是有理有據的質疑!
【陳·專業影評人·凜,收了多少錢??】
【上一次《治癒》觀後感,就是陳凜跟夏鬱的專業合作吧?】
最終要的是,幾個詞條衝上熱搜。
【《販罪》改編編劇夏鬱】
【夏鬱硬蹭玉姐熱度——】
【夏鬱入圍威尼斯電影節拉踩玉姐】
在資本的推波助瀾下,一條口號響亮登場——
【我們玉姐的影迷,只是老了,又是不死了!】
這一場紛爭轟轟烈烈。
一個叫“老闆不招雙子座”的微博大V,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販罪》這部電影,我原本是打算等上映了,認認真真看一場的,不為別的,戴承弼的導演功力有的,夏鬱演技也可圈可點,畢竟拿了三個影后殊榮。最終要的還是程志清老師的合作!
但現在我覺得,不需要看了,作品不等於人品,我個人比較激進,我向來是先看人品再看作品。夏鬱人品在我這裡,一向是飄忽不定的,她的一些舉動也讓我很費解,她似乎一向主張“佛系、低調、不炒作”,但華夏娛樂圈,從她出道以來,炒作的還少嗎?
這一次更甚,炒作炒到玉姐頭上了。夏鬱出道才幾年?我承認她是拍了幾部不錯的電影,也拿過幾個還不錯的獎項,但硬踩拿過柏林、戛納A類雙料影后的玉姐?
我不知道到底是《治癒》二十億票房給你、給你們的自信,還是長城影視,又或者說是莊導給你們的膽量;長城影視是很厲害,莊和莊導更是大家心目中的導演榜樣。
但夏鬱你作為一個晚輩,你還跟玉姐剛一起拍了一部綜藝,收官就過河拆橋,為了你的名聲,就拉踩玉姐,不覺得,作為一個晚輩而言,你不夠謙遜?
作為玉姐的粉絲,我只想說:我們只是年紀大了,不是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