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壁畫中還有王者之風與仙道風格的結合,我想了一下目前見到過得壁畫風格,沒有找到類似的風格。可想而知這絕對是一種從未流傳於世的一種壁畫風格。
拿著礦燈湊近一看近,壁畫的風格佈局細膩,直教人歎為觀止,就憑這麼精美的壁畫,我估計這蠱王的棺槨就在這附近不遠了。
我們圍著整個壁畫牆轉了一圈也沒有找到蠱王墓室的入口。按照常理來說,這已經是墓穴的最深處了,不應該會有更深的地方了,再深都要到地心裡了。
雖然明知道入口就在這些壁畫裡面,可是我們左敲敲,右敲敲,愣是沒有找到入口在哪裡。無論我們怎麼敲,傳來的都是實心的聲音。
我想到了《摸金筆談》中的一種手段,那就是被叫做“一望、二聞、三問、四切”的“四法”,當然不是中醫中的“望、聞、問、切”,雖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終究是不同的。
《摸金筆談》中記載,古之盜墓者盜墓有“四法”。這“四法”的名字叫做“一望、二聞、三問、四切。”
一“望”是望氣看風水。老盜墓賊經驗豐富,又多擅長風水之術,故每到一處,必先察看地勢。
二“聞”即嗅氣味用鼻子分辨土層的氣味年代。
三“問”就是踩點遊走四方扮成道士,注意一些景色優美的地方和將相高官之處。能說會到善於與長者老人交談講古。
四“切”即是把脈之意。
“切”有三層含義:
第一層是發現古墓之後,如何找打洞方位,以走向,如給人把脈一樣很快切準棺槨位置;
第二層含義是指敲棺啟蓋後摸取死者寶物,從頭摸到腳,摸寶如同給人看病切脈般,要細緻冷靜,講究沉靜準確,沒有遺漏。
第三層含義是指以手摸觸出土文物,由於其中的高手過手文物不計其數,所以往往不需用眼審視,只要把物品慢慢撫摸一番,即知何代之物,價值幾何。他們常以此技與人賭輸贏,往往勝算。
這時候我很後悔當初只是一掃而過而沒有細看,經此一事之後,我決定這次回家以後一定要把《摸金筆談》中各種方法看完,不說完全精通,最起碼有個大體印象。
我看向大隊長和浩子,發現他們也是一臉的苦惱,這種空有寶山而不入的感覺真的太艹蛋了。
就在我們苦惱的時候,王五伸出手指走到壁畫前,這次他沒有敲,而是選擇用手指撫摸壁畫,他閉著雙眼走過。看到他的動作,我猛的一拍腦門,對啊,我怎麼把王五給忘了,他可是正宗的發丘天官,這“四法”可是他的拿手好戲啊。
聽道我拍腦門的聲音,眾人的眼光都看了過來,就連緊閉雙眼的王五都看了過來,眼神中透著不解,我擺了擺手表示沒事,王五又一次閉上眼睛找尋入口。
突然,他睜開了雙眼,伸出他那雙泛著金色的手指猛戳壁畫,手指一夾就是一塊塗著彩繪的方磚,緊接著他如法炮製其他的轉塊,直接他一塊最終開出了一個可供人進出的門戶。
我們湊近一看,好傢伙,難怪沒有敲出來空隙的聲音,原來壁畫後面還有一堵磚牆,我看了看王五已經破開的壁畫牆。這壁畫牆從內部開啟很容易,而在外面很難,要不是王五的發丘指,就算我根據“四法”找到了入口,也要耗費很多的精力和時間。
最後王五再次破除了這阻礙我們“升棺”的屏障,我們如願以償的見到了蠱王的棺材,就是這棺材的樣子讓我們有點摸不清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