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人多力量大效率高,一年能否製作完工也會打上一個懸念。
‘哪吒魔童降世’,還沒到天時地利人和,眼下就算製作出來,受限於全國影院熒幕數量,即便劇情搞笑線上,畫面精良,親情受眾,最多20億。
至少也要再等三年,2018年後上映,才能票房收益提升至最大。
其次,‘白蛇’系列,雖然劇情創意新穎有,但受眾不大,畢竟是主講愛情或姐妹情,天然具有侷限。
地球時空,白蛇緣起2019年上映,宣傳雖然不給力,靠口碑擴散票房幾近4.7億,但2021年度青蛇劫起有前作加成,劇情有點拉還成的情況下,也不過破5.7億票房,顯然也沒太高。
‘新神榜’系列也一樣,不過屬於熱血打鬥,相對受眾高一些。
在2021春節檔,有兩部現象級電影占據了80%以上排片,與其它幾部電影共同只有可憐的一丟丟排片之下,拿下破4.5億票房,相對而言很不錯。
儘管朋克風很多人不太感冒,劇情也有點雷,但終究創意新穎。
只是綜上,兩個系列終究不是閤家歡屬性,爆棚賣座,有點差。
猴子熊貓,天然屬性閤家歡。
……
“不行,就繼續熊貓吧…”
秦川等人離去後,沐星絨道。
她是知道池默對於熊貓系列有第2部甚至第3部創意的,起碼熊貓阿寶的身世謎團,還需要續作來解釋。
本身,熊貓系列最開始就是奔著三部曲去的,首部中留有懸念。
“續作,間隔兩年為宜。”
池默點頭後又搖頭,間隔兩年,也是讓市場有充分的發酵時間。
畢竟影院上映只有短暫的1個月或2個月,但網路播放可無限持續,一到兩年內屬於期待期,充分擴散。
九州系的電影也好,還是星空映畫的動畫也好,在網路播放上都沒有選擇獨家授權,而是三大影片網站埠同時售賣,為的就是充分積累發酵。
動畫電影不同於真人電影,需要的發酵擴散時間更長,更久。
就像囧系列,麻花系列,都是連續製作上映,有藝人的加成。
而且,通常藝人名氣火爆也就一兩年或兩三年,很少持續大火,畢竟全國藝人太多,時刻都有新老藝人話題爆火,目光不可能總具現那麼一二人。
系列劇接連上映,也能保證在藝人名氣迅速攀升階段,收效最大。
不然,當到達一個頂峰後,基本也就沒有什麼大話題,能夠更火。
動畫電影,侷限的地方太多。
另者,池默不想現在就開啟‘白蛇’或‘新神榜’系列,也是不想在‘哪吒魔童降世’面世前,太過降低星空映畫的票房口碑,不想神壇跌落。
‘大聖歸來’起步就是破10億,‘功夫熊貓’也是閤家歡受眾型別,有前者的口碑名氣打底,即便這次暑期檔不會破10億,至少不太會低於8億。
何況,‘功夫熊貓’更重要的是面向國際全球,價值能再翻n倍。
如此,大聖系列與熊貓系列接連交替上映,保持高票房與口碑,直到‘哪吒魔童降世’後,再放飛自我。
真正攀登到高峰後,連自己都無法再打破,也就沒什麼可再說的。
至於海外動畫,風格與國漫有明顯的差異化,不好轉換,而且華夏有太多的創意可提供,沒必要用西方。
賺夠了足夠的金錢,那時過後的目標與格局,理應放在開拓進取。
國漫潛力與創意,無窮廣大。
……
“嗯,我聽哥哥。”